※ 引述《medama ( )》之銘言:
: 不是
: 近年很多韓國漫畫到日本
: 人物也改日本名啊
: 以前很多日本漫畫翻譯成中文
: 人名也都改中文名啊
: 像是葉大雄
: 就是
: 對一個文化還不熟悉時
: 套用熟悉的符號
: 比較能讓讀者進入狀況
雖然有人說舉葉大雄的例子比較失當,因為當年是政府的要求
不過時至今日,在台灣電視上放送的哆啦A夢,大雄在劇中仍被叫「葉大雄」
或許也有其原因所在
要說在地化的話,恐怕最經典的例子還是南方公園了
雖然不能接受的也不在少數,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成了一個時代的經典
而在那個年代某電視台也搞了個鬧劇,居然把笑園漫畫大王的「大阪」翻成「北平」
當時很多人看了覺得 這到底是在衝三小,是不是看到本土化的SP成功也跟著學
但也有人吐槽,奇怪大阪變北平你們不能接受,你們就能接受山東Chef?
不過那都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近十年來很多人在抱怨,卡通頻道愈來愈本土化,而且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比較常多人罵的大概是史蒂芬硬要翻小捲毛,芬與傑克硬要翻阿寶與老皮
不過我本身是沒有加入這些論戰啦,畢竟自己也是蒙看蒙看
而日本方面也有相關的例子,比較多人討論的
是日本早年自己配音的神奇四超人,當時節目標題為宇宙忍者ゴームズ
或許是因為卡通頻道時常放送的關係,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
重點當然是毀滅博士,被翻譯成惡魔博士,而且還有名古屋腔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1003113
當然啦類似的例子就比較少了,硬要講的話……
這不知道算不算?
https://imgur.com/XYL1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