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近期的研究領域是宋代的經濟社會史,必須接觸到這一塊的邊邊。
不過人現在在外面,沒辦法翻資料,剛好看到有人提到是因為宋代重文輕武,
這邊就用教授授課的回憶,以及一些簡單概念,簡略的回覆一下,
晚點再翻資料詳細的回覆。
就結論來說,宋朝的治國政策是成就宋代文化發展聲勢的優勢,同時也是在軍事政策上的缺失。
我們教科書描述宋代為「重文輕武」,不過在宋代的政令裡面沒有看到任何的詞彙如此描述,
相反地,越來越多學者使用「重文抑武」的概念來去解釋宋代。
宋太祖立國以來,從來沒有「輕視」武人的勢力,相反地,他自身是軍人起家來去的權勢,加上唐代的藩鎮割據,為此他立國政策是「抑制」武人,
後續才會延伸到杯酒釋兵權的事情。
那麼南宋立國之初,明明可以屌打金國,為何撤兵?
多數觀點認為,認為南宋立國皇帝,宋高宗把北宋末代皇帝救回來,這樣不就是要把自身皇位退讓回去?
不過在宋代舉國裡面,有一個稱為「祖宗之法」的東西,大致上就是歷代皇帝必須在本朝先帝的傳統之下,
由於北宋宋太祖所建立的「重文抑武」之傳統,加上「祖宗之法」之延續,讓南宋立國之時,也帶有「重文抑武」的觀念。
岳飛打得太快,讓皇帝對於武人的勢力大漲有所恐懼,而要求調兵回國內,之後將其斬殺,以抑制武人的勢力。
不過實際上的情形應該再更加複雜,這裡只是針對「重文抑武」作為觀察點來出發。
而且祖宗之法到了北宋後期,加上熙寧變法,變得相當複雜,南宋的祖宗之法不一定跟北宋那套一摸一樣。
有興趣的可以看北京大學 鄧小南教授寫的《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略述》
另外師範歷史學報有一篇《關於宋代「重文輕武說」的幾點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