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就不貼連結了
作為一個新專業,電競專業近兩年在越來越多高校開設,受到不少考生關注。“電競專業
是不是學打游戲?”“畢業是不是就是電競選手?”……一些社交平台上,類似提問不少
。這個專業教什麼?就業情況如何?
高校開設電競專業現狀
2016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電子競技運動
與管理”成為13個增補專業之一。隨后,四川、湖南、安徽等多地高校開設電競專業。據
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十多所本科院校和幾十所高職院校開設電競相關專業,近幾年每
年都有院校申報開設。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高校開設電競專業,是對電競產業發展相關
政策的回應,以滿足龐大市場規模下的人才需求。
提到電競專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教不教打游戲?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游戲設計系主任張兆弓表示,電競相關專業培養的
是產業的后備人才,“不培養電競選手,也不教打游戲”。
張兆弓介紹,電競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上游以游戲研發為主,中游是賽事
的組織和運營,下游為賽事和電競文化的傳播。每個環節都有各自的特點,對應課程的側
重點也不同。
記者梳理發現,電競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覆蓋電競技術(數據分析等)、賽事活動、
體育醫療(電競康復等)、電競傳播(解說、節目策劃等)等多個方面,一般包括通識教
育、專業理論和實踐三部分課程。核心內容涵蓋電競概論、電競場館和賽事運營管理、電
競賽事直轉播、電競節目制作、電競媒介等。
畢業生從業方向
據了解,中國傳媒大學數娛專業前兩屆畢業生,一半簽約了游戲研發相關崗位,也有人入
職體育賽事公司、運營與傳播公司。上海體育學院電競解說專業首屆畢業生多數從事電競
解說和相關崗位。
成都體育學院電競課程講師彭濼說,大家往往對電競選手更加熟悉,但選手之外,還需要
很多人支撐一場賽事舉辦,各環節都需要專業人才。
多家機構聯合發布的電子競技產業崗位種類的調研報告圖表顯示,電競產業崗位種類超過
100種,涉及賽事、傳播、職能和衍生等類別。
朱沁沁等專家表示,電競行業更新迭代快,從業者也需要及時學習新的知識和內容,不斷
適應新變化。
=
"不培養電競選手,也不教打游戲"
這句是本篇最重要的觀念
能講出這句話就表示他們真的知道要做什麼
選手的培養那是賽場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