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的意義與特質初探
。正太的基本定義是「可愛的小男孩」,但其中可愛、小和男孩三者各有解釋
。筆者曾在處理正太年齡和形象界定時提及(#1XmVZUeZ (C_Chat))
小是一件相對的概念
有一種「小」叫做「比我小」;另一種「小」則可能叫做「動物幼崽」
拿兩種不同的界定方式相互框架是沒什麼意義的行為
。「小」本身就是一種比較值,會使用「小」來形容的人事物
其都有一個相對的「大」作為比較標的
例如:「小孩」和「大人」、「小貓咪」和「成貓」、「小瞇一下」和「睡長覺」
它的比較標的,也可能不是同級的人事物,而是某種概念上的相對
例如:「小學」的直接相對不是「大學」
而是教育體系中代表初、中、高級等不同程度的學校
。有些比較對象相對是穩定的,例如「小毛蟲」指的是昆蟲尚未化蛹的幼體狀態
有些則是不穩定,例如前面提過的「比我小」或是「我感覺小」
這類「小」受觀測者「我」的身分、年齡和特徵(如身高)等影響而持續浮動
「感覺」的形成成因又更加複雜難解了
偏偏這類「小」的概念在個人性的審美實踐上最常被使用
例如:對一個幼稚園的小女生來說,12歲的男童星不會是「正太」而是「大哥哥」
但對於出社會許久的成年人來說,高中甚至大學的男孩都還是「小孩子」
在小學低年級來說,班上的男同學身高有140就已經高個子了
但對身高200的籃球選手來說,180的學弟可能一樣很矮很可愛
。正是這些不穩定的相對性,使得「小」的問題,處理起來困難重重
§年齡段多「小」的問題
。在正太定義的爭論中,常有「國/高中生還算正太嗎?」
到底要到小才是小?坊間一直莫衷一是
較常出現的寬鬆框架會以「小學」(狹義)、「未成年」(廣義)等年齡段
來做出區隔,形成兩類寬廣度不同的界定方式
但實際上,每個人的標準仍是各有差異
例如:有些狹義者,也接受到初中低年級;有些則堅決捍衛小學生才是正太
如此產生的爭議,便是前面提過不同標準下,無意義的彼此框架
。況且上述兩者仍有所謂「合法正太」、「萬年正太」的問題未解
對此,筆者過去以「形象理論」來解釋
: (【正太學02】淺談角色形像與符號化,2019)、
: (Re: [閒聊] 地錯的貝爾算廣義的正太嗎?,2020)
: (淺談正太的內部填充物,2020)
所謂「合法正太」、「萬年正太」兩者同樣在「年齡設定上」超標
但通常在「角色形象上」則符合標準的狹義或廣義年齡段
例如:
.被下藥變小的17歲高中生
.被詛咒停止長大的18歲成年人
.年齡不詳的王室教師
.年約六十五歲的廁所幽靈
.年約八千歲的世界神
這些角色在形象上都符合小於設定年齡,以致接近標準正太定義的特質
§同齡角色上相對「小」的問題
。不是每個同齡的男孩子都會被當成正太看待
如筆者在#1XmVZUeZ (C_Chat) 正不正太是看臉的?的一節提過
: 。比如說,同樣是一班小學生男孩子裡面
: https://i.imgur.com/rdK08hA.jpg 《絕對無敵雷神王》
: https://i.imgur.com/VBsPkFW.jpg 《櫻桃小丸子》
: 總有幾個我們會說他們是「正太」
: https://i.imgur.com/s7x3Ots.jpg
: https://i.imgur.com/Z1SvGHe.jpg
這種情況部份原因是因為長相(形象)上「可愛」的要素充分與否決定
所以正太確實是需要看臉的
另外,同齡人裡「相對小」的比較,也是另一項造成差異的因素
。直觀上,人們會不自覺把「小」和「可愛」進行連結
「可愛感」的形成原因裡就包括了部份具有「小」特質的要素
但這部份我留到日後討論「可愛」時再詳細解釋
。換言之,同齡人中「相對大」,例如比較高、比較成熟、比較粗勇的角色
往往不容易被直觀地視為正太看待
但這不表示他們身上沒有其他可愛的元素,只是這種「大小比較」造成了汰選效應
。所以甚至有不少正太愛好者,較容易接受「可愛型正太」
而對常處於領導地位的「樸素型」、「正統型」男主角比較無感
https://i.imgur.com/asBPOxE.jpg
https://i.imgur.com/lUacdtL.jpg
其實也是因素兩者「小」的特質要素差異,相對造成的審美偏好
不過,我必須再強調一次,這並不表示他們身上沒有其他可愛的元素
所以正統、樸素派的主角正太依舊會有另一批支持者存在
。「小」的感受,基於不同的比較對象也會而形成更多這種問題
例如:如果請你從圖上圈出《數碼寶貝02》主角群中的正太
https://i.imgur.com/WqEnDGE.jpg
很多人可能會直覺得只圈了左邊在同齡人裡最矮小的火田伊織
但如果換一張圖,放入一代主角群
https://i.imgur.com/dzIWlDB.jpg
則會發現,第一張圖的三個男孩子其實都很小
再換一張《數碼寶貝The Last:絆》時期的海報對比
https://i.imgur.com/9EQ71sa.jpg
連第二張圖裡國中時代的一代主角群都顯得年幼了起來
在正太構成的三要素裡,只要他們同樣令人覺得可愛
這些國中生也很有可能被當成正太看待
這種相對性造成的落差,就是一種「感覺小」的形成原因
§具有「小」屬性的角色特質與實例
。承前一節提過,部份「小」的特質會形成「可愛」的感受
兩種正太構成的要素是相輔相成的存在
。而「小」的特質除了「可愛感」也會引發同理心、照護慾等本能
其中包含了幾乎所有可察覺「相對小」的特質:
.矮(身高方面的小)
.瘦(身材方面的小)
.小(年紀方面的小)
.精巧、稚嫩(完型感方面的小)
.被動、無口、木訥(行為、活動性方面的小)
.弱氣、乖巧、害羞、膽小(氣質、性格方面的小)
.純真、幼稚、電波、愛哭、頑皮(社會化方面的小)
.天真、青澀、無知、傻氣、新手(經驗、智識方面的小)
.弟弟、兒子、後輩、學弟、徒弟(親屬、群己關係方面的小)
.弱勢、可憐、殘疾、貧困、孤兒(處境、地位關係方面的小)
。並不是一個角色需要廢到囊括上面全部的特質才算是「正太」
但所有被認同是「正太」的角色均具備其中某部份「小」的特質
而且是相當鮮明的標誌性特色
。這些「小」的特質與其他「大」的特質互相交會,創造的反差、衝突感
往往便是許多種「美感」的形成原因
例如:
早熟懂事 → 年紀的小 + 社會化的大 → 讓人感到體貼、激發同理心
不服輸 → 處境地位或經驗的小 + 性格的大 → 讓人感到勵志,想為他加油
好奇心 → 經驗的小 + 性格或行為的大 → 讓人感受到純粹、引發照護慾
害羞嘴硬 → 性格的小 + 行為的大 → 讓人想戲弄或照護的可愛
天才學弟 → 智識的大 + 年齡或群己、地位的小 → 讓人感到敬佩和後生可畏
+ 把上面隨機組成的衝突性特質全部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