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聊歷史上兩個名人的例子,了解看看兩個有能的佞臣的轉變
秦朝時有個大臣叫叔孫通,當年陳勝起義,秦二世找大臣們來開會。問大家意見時大家都
說
陳勝一夥是造反,秦二世非常生氣。叔孫通於是報告說”天下兵器都沒收了,各地官員也
都
盡忠職守,陳勝他們不過是盜匪而已,很快就會被抓了。”秦二世大喜,重賞叔孫通,把
說
是造反的大臣都關監獄
會後大家責備叔孫通諂媚,他卻說”我剛剛虎口脫險阿。”不久他就收拾行李跑路回家,
之
後投奔項梁、劉邦,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幫草根的劉邦集團制定禮儀規矩,成為西漢的
儒
學宗師
隋唐時候有個大臣叫裴矩,他是從北齊就開始當官的五朝元老,隋文帝、煬帝年間,裴矩
在
外交方面的表現突出,設計分化打擊突厥、吐谷渾勢力,勸降吐蕃,經略西域。
同時他也是當朝”五貴”的成員,把持朝政,迎合隋煬帝的好大喜功,隱瞞國家亂象,是
對
隋煬帝阿諛奉承的大佞臣。
但後來裴矩投降唐朝之後卻變成一個有名的諍臣,對李淵、李世民提出經略國家的方針,
勸
阻李世民釣魚執法,甚至還被李世民稱讚他「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
何
憂不治!」是能當面進諫的直臣
其實對於裴矩的轉變,《資治通鑑》的總結就很到位了
「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爲佞;君樂聞直言,則佞
化
爲諍。是知君者表也,臣者影也,表動則影隨矣。」
隋煬帝不喜歡聽大臣的建言,整個朝綱當然就變成阿諛一片,李世民能接受大臣的進諫,
那
朝廷的風氣就會變好。
真的能成為有能的佞臣,他們察言觀色必定是頂級的。如果明君本身能以身作則導正朝廷
的
風氣,佞臣們自然也會轉換作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