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件事被挖出來了,業務現任負責人命格似乎有點問題,在哪上台拆哪台這樣。
https://technews.tw/2022/10/09/bye-google-stadia/
Stadia業務現任負責人Phil Harrison,過往經歷也非常可疑,簡直稱得上failing
upwards典範(failing upwards指能力糟糕的高層,卻能來回跳槽升職加薪)。
來看一下Harrison過去做了些什麼:
早年任職Sony歐洲部門,負責PS3和PSP主機產品,結果銷量相當糟糕,之後「辭職」(業
務由平井一夫接任,之後Sony主機銷量明顯回升)。
Sony離職後加入Infogrames/雅達利,發表「單機遊戲即將退出歷史舞台」引領市場至少
10年的驚世駭俗言論,掌管公司近一年虧損翻了四倍,再次「辭職」。
加入雲端遊戲技術公司Gaikai(外海),做不到兩年就不知道為什麼離職(後來Gaikai被
Sony收購,成為後來PlayStation雲端遊戲服務PS Now)。
又加入微軟,據傳幫Xbox One發售銷量不及PS4一半背鍋,做了三年就「離職」。
2018年加入Google,負責Stadia業務。
遊戲媒體《電子遊戲紀事》評價Harrison:
哈里森是遊戲界的大謎團,他過去20年不斷失敗,卻又不斷升職。除了非要雇用他的人,
所有人都困惑不解。
當然這次他搞砸Stadia,說不定又是幫自己辜負的前東家背鍋呢。順道一提,Harrison經
歷讓人想起另一位科技業知名高層:先後在微軟、NOKIA居高位,拖垮兩家公司手機部門
,還差點成為微軟CEO的Stephen Elop。
※ 引述《alinwang (kaeru)》之銘言:
: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1981/why-stadia-died
: Stadia上線不到3年就掰了,Google做錯哪3步?串流遊戲該如何討好玩家?
: Google雲端串流遊戲服務Stadia成功克服技術門檻,告訴全球玩家隨時隨地遊玩是可行的
: ,但為什麼不到3年就黯然收場,吸引不了玩家芳心?
: 陳建鈞
: 錯誤一:對玩家需求不夠了解、也不願意長久經營「現階段不賺錢」的服務
: 錯誤二:買遊戲還要付月費,哪個玩家會買單?
: 錯誤三:目標客群預設失準、也缺乏「獨家」遊戲吸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