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ldArms (WildArms)》之銘言:
: 請問大家各自知道的這種宇宙邊際的概念,是從哪裡看到的?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東西,既然有名詞就一定有一個範圍限定
不過實際上補齊這個觀念還是靠這位YTuber
https://www.youtube.com/c/Linvo/videos
他有兩段影片有說宇宙之外是甚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oW3IWW73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w225dTTDs
他談宇宙之外前先談宇宙的定義是甚麼,定義不同範圍自然也不同。
並取了中文的定義「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來解釋。
然後又用英文的「cosmos」與「universe」兩個都被翻成宇宙的詞來解釋
定義上的差異。
cosmos的劍橋字典解釋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cosmos
將宇宙視為一種有序的體系時使用的字
universe的劍橋字典解釋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universe?q=Universe
指所有的一切
中文的宇宙其實是偏向於cosmos而非universe,所謂有序的體系是指空間與時間結構
這種定義下的宇宙是有邊界的。
(不過universe到底跟中文的哪個詞意思相近目前就查不到了。)
接著從結構性的宇宙定義來談,提到可觀測宇宙。
而可觀測宇宙,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理論上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範圍極限,是
「光年」乘以 「宇宙大爆炸至今經歷的時間(以年為單位)」
(wiki寫是138億光年左右)
但實際上可觀測到的最大距離是465億光年,這是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是越來越快。
可以想像成一個吹脹的氣球,原本的兩個點會隨著氣球膨脹而越來越遠。
這就使得在138億年前發出的光芒,由於膨脹的速度超過光速,實際上的位置是在離
138年億後早就隨著宇宙膨脹被送到更遠的地方。
(狹義相對論並沒有限制宇宙膨脹。)
(嚴格來說宇宙膨脹建立在現有的宇宙結構理論上,只是讓光行走的距離增加,並不
代表實際的移動速度超越光速。)
假設我們用的是包含一切的「universe」,那自然是沒太大問題。
但用comsmos,就要討論到時間空間的架構,就會遇到宇宙膨脹帶來的難題。
但如果用的是universe,那麼包含一切之外的就只剩下無了,也沒有討論的必要。
如果用的是cosmos,理論上宇宙之外還會有另一片宇宙,也就是第一層平行宇宙
( 這個名詞來自於泰格馬克的多重宇宙專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ltiverse )
這個多重宇宙的架構是爆脹理論延伸出來的,總之裡面一堆專由名詞跟數學公式。
總之就是科幻小說的題材資料庫,有興趣可以自己點我提供的連結研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