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集的小孤獨能感到不舒服而不是共鳴,確實是件好事;不然感覺有共鳴的人(像我
)大概生活都面臨類似或程度較小的生活阻礙。
警告在先:下文可能寫得像討拍文,造成不滿敬請見諒
以我的經驗為例,自國中小因性格關係而與班上同學格格不入;甚至因為國中是地區性學校
,有幾個8+9學生在班內。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嘲弄我、排擠我、捉弄我」根本生活基本
,搞得我壓力山大、情緒低落且波動劇烈。
還記得在孤獨搖滾第一集中,小孤獨自述自己以前在學校能交流的人只有老師嗎?我也是如
此;只是小孤獨是因沒有同儕互動而被老師關心,我是因為時常跟同學產生衝突、情緒崩裂
而打人或自虐,才被輔導老師關心。
雖然國中後半時期,因為認知到「既然打倒不了,那就加入他們」,於是開始調整自己的行
為模式,逐步融入同學的生活圈而減少衝突。但是這對我產生2個很嚴重的影響:
一是我從此太不敢主動接觸他人,因為天曉得別人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我;假如真的要接觸
,至少也要先迎合他人、以他人所偏好的方式來做。
二是「反芻性思考」常態化。對於我的言語、行為、成就,乃至於自己本身,都會習慣性地
批判。哪怕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責備自己有沒有說錯什麼、自己哪裡做不好、自己就
是既噁心有可悲的大爛人……等等。而當這些批判迫使我壓力太大時,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打
自己巴掌、拿書K自己頭、用力捏自己的皮膚來緩解情緒。
而之後進高中後,因為大家都是依據會考分數而入學的,再加上我自己的分數還算OK,所以
高中的同學就相對單純,大家都很友善,進而讓我的人際關係終於變得正常許多。
然而畢竟高中仍是大家都得集體行動的時候,要培養感情也比較容易。一但進入到大學以後
,我的人際關係並沒有因為高中生活而變得比較好,反倒因為國中小的經歷而讓我裹足不前
。少數會跟人交流的時機點就是分組報告的時候。我甚至因為邊緣到沒朋友可以一起拍畢業
團照,就索性不拍團照、不租學士服。
當然,我自己也知道我後續變成這幅模樣是我自找的:假如我早點適應班上的秩序就不會這
麼累了。假如我願意看醫生,性格或許就有矯正的機會。假如我願意踏出第一步,或許就能
改變我的社交狀態。……但不管如何,不可否認的是,這幅模樣就是現在的我,一個明明能
向外求助,但依舊膽怯的邊緣人。
回到孤獨搖滾,因為上述經歷,讓我對於小孤獨的種種行為都有一股強烈的共感;不管是面
對正常人時先否定自己的存在、面對團體活動的無力感、理解到自己陰沉後更加沮喪等負面
心態。當然畢竟是動畫,小孤獨的某些表現會浮誇化,但小孤獨那些浮誇呈現的背後,至少
會有像我這種人所能理解的痛苦。
最後附幾張負面小孤獨結束這一篇文。
https://i.imgur.com/kS89A0L.jpg
https://i.imgur.com/IRXVEGa.jpeg
https://i.imgur.com/5oDzb5W.jpeg
https://i.imgur.com/J8idIoG.jpeg
https://i.imgur.com/hqnzy3B.jpeg
https://i.imgur.com/FSiiHcT.jpg
https://i.imgur.com/6dwSDc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