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也覺得說話中英夾雜很好笑
但後來學的語言變多
才慢慢覺得
比起中文習慣硬翻譯外來語
像其他語言直接當音譯借詞其實才是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對原語言既有詞彙的影響。
以前日本是會翻漢文古籍,找已經不用的詞彙來賦予翻譯新意,不影響既有的詞彙,像是“自由” “政治”都是這樣,但不可能每個新詞都找漢學家來斟酌翻譯,日本早已也全面片假音譯化了。
而對岸習慣機翻英文,把英文硬對應一個近似的固定中文詞彙。
後果是看看多少人中文用語因此機翻化。
支援 支持 支柱不分,只會用支持,反正都是當support來理解
同一篇文章可以出現有5.6個不同意思的“配置”,因為太多英文都硬翻成配置。
甚至文法結構都英語化變超怪
一堆帶來帶去
“帶內顯” “帶價私訊” “帶xx"(with?)
現在你糾正這些文法還會被酸是警察。
我都常常覺得與其說話變這樣,不如你腦海冒出英文用法時直接說英文就好。
回頭來看,日本當初放棄漢字化翻譯,學西方直接音譯外來語真是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