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onans (邪惡的豬腦)
2023-02-22 20:12:23PS1跳到PS2,畫質的改變超明顯。
PS2跳到PS3也算明顯。
PS3跳到PS4......直到今天我都還記得,當初PS4跟XBOX1在E3第一次展出畫面,
我一邊看就一邊想:「這畫質我現在的電腦就跑得出來,
而且跟上一代主機PS3跟360也沒差太多。」
我當時就因此在朋友的臉書上說:「我不會買這次的家用主機了,會改玩PC。」
結果一堆人跳出來把我罵得要死,用的理由也是家機派常用的理由:
「主機的CP值比較高,要組出可以跟主機比的PC起碼要10萬!」
「PS4用的記憶體是GDDR,而不是電腦用的DDR,所以PS4的性能非常強。」
「PC玩不到家用主機的獨占!」
PS4跳到PS5的差異更是小,而且這是不是主機史上第一次,
有那麼多新作同時跨新舊兩代平台啊?
我看了一些跨新舊平台的遊戲,像GT7,也覺得畫質根本沒什麼差異。
畫質的發展是不是遇到瓶頸了?
作者:
gaym19 (best689tw)
2022-02-22 20:12:00再新也就那樣
作者:
melzard (如理實見)
2022-02-22 20:12:00遊戲運行的速度差很多PS4到PS5的讀取可不是差一點半點
作者:
gaym19 (best689tw)
2023-02-22 20:13:00現在是比運算速度不是單看畫質了
作者:
melzard (如理實見)
2023-02-22 20:13:00就算畫質差異小 讀取快體驗就好上一截了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2023-02-22 20:13:00是的 PS5和6 不相信還能有非升級不可的突破了
作者:
Owada (大和田)
2023-02-22 20:14:00畫面不就那樣嗎 1080p以上我就分分不出來了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2023-02-22 20:14:004k覺得就是商人話術了 一般我覺得2k就很舒服
作者:
Owada (大和田)
2023-02-22 20:15:00但讀取速度是真的有差 尤其現在很多遊戲優化超爛
作者:
justsay (說說而已)
2023-02-22 20:15:00光追就是拿來製造差異的 雖然大多時候還是無感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2023-02-22 20:15:00不玩vr的話 能跑120hz 2k就好 不必再升級了
作者:
jayppt (絕代香蕉)
2023-02-22 20:16:00光追場景都故意好明顯 不是濕嗒嗒 就是一堆亮面 生怕你沒看見這裡有光追
畢竟遊戲是拿來玩而不是是拿來看的,一味追求畫面表現卻忽略其他會讓玩家更有感覺的部分,那只會變成單純炫技的小單
作者:
sonans (邪惡的豬腦)
2023-02-22 20:20:00有一些遊戲很講畫面啊,像賽車跟FPS
作者:
justsay (說說而已)
2023-02-22 20:28:00講畫面不分類型阿 真要說競技向FPS還寧可特效開到最低
作者:
sonans (邪惡的豬腦)
2023-02-22 20:30:00有很多FPS不是主打競技啊,像我很愛的德軍總部系列
作者:
k960608 (霧羽‧浪沙)
2023-02-22 20:33:00應該說pc相對變得太便宜 現在主機的優勢變成優化
作者: rs813011 (阿叡) 2023-02-22 20:48:00
可是我的PS4壞掉了只好買PS5
作者:
kingroy (手殘總比腦殘好)
2023-02-22 20:51:00PC不是全世界都像台灣一樣便宜的有些地方買台遊戲用PC能買兩台PS5光碟版了
作者:
sonans (邪惡的豬腦)
2023-02-22 20:56:00兩台而已算便宜吧?考慮到PC能做的事,而且舊遊戲的相容也更好,遊戲打折也更便宜,還有Epic免費送。
這跟耳機和喇叭一樣,過一個檻沒感覺就是你其他硬體要升級了,例如顯示器的各種細節跟場地,然後再上去就是有沒有能力看出差別。有些人就分得出來5萬跟10萬耳機的差別,我兩萬以上覺得都一樣。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3-02-22 21:47:00什麼有的地方 台灣便宜也是建立在DIY好嗎? 2倍PS5價格本來就只能買中階機
效能再高,也要花時間心力去做,角色製作來說,低模一個角色做一個多月,細緻高模幾個月起跳,越往上弄差異還越小,那麼問題來了,價錢多個幾百玩家就在罵,只能靠量大回收,小廠早就做不起,那再畫面再往上該怎麼賣?所以獨佔只會越來越少,以前不買PS3,360根本一堆遊戲玩不到,現在廠商都想跨steam
確實 rdr2和霍格華茲 我覺得rdr2畫面光影之類的更美....
作者:
js850604 (jack0604)
2023-02-22 22:45:00台灣便宜PC你還要自己debug
作者: deolinwind (某F) 2023-02-22 23:59:00
讀取速度只是因為終於不惜成本換成SSD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