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概念,
感覺上還是職場文化的變化型。
不過感覺上這次應該是某些老闆想給員工看的。
舉例來說,業務談得很順,其實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很強,
而不單純是業務談判能力強,
業務覺得自己值得更高薪,結果換了公司以後怎麼談都不順,
講白了,過去那套談判方式能奏效,
其實是跟前公司的競爭力連結在一起的,
一旦脫離了,就變成垃圾了。
或著某些外包公司,
某些較高階職位,接收工作之前其實是有其他基層人員完成前置的工作,
某些人一知半解下,覺得接案就是這樣,覺得自己接案比較賺就離職了,
結果離開後接下的工作自然是無法處理。
借職業.借技能,的概念原型應該多少就類似這樣的狀況轉化來的。
借魔力的話,其實換成錢就算是很好理解了,
某些才能雖然確實是稀有的,但沒錢的話也無法發揮。
不過 職業貸与者 的話,確實世界觀設定上就比較超脫了,
不過劇情來說,就我看來還是合理的,
正是因為其他4人是廢物職業,才能將借出職業的價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隱藏 職業貸与者 已經誕生的情況,讓其逐步成長,
畢竟存在魔族這樣的敵對勢力。
而其他4人為何不先告知,
這就涉及了心理成長,與外在行為表現。
要說的話,"萌屬性"的ACG文化,
本身就是日本ACG對角色心理發展理解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的,
不論是 傲嬌.病嬌.無口 之類性格,
要出現這些性格特徵多少都存在相應的成長經歷才會出現,
因此才會在對應的場合出現特定的性格表現。
因此,
說到如何讓4人爛職業的人,讓他們的外在表現跟天生是優勢職業的人一樣?
簡單的方法,15歲授予天職時,就假裝他們就是那個被借出的職業,
這樣的話,他們的心理成長跟外在表現就會與天生是該職業的人非常接近。
當然,覺得這劇情合理的的前提,
也是要有相關知識才會覺得合理,
但台灣ACGN產業不發達,
連帶的立志進入ACGN產業的人也自然較少,
因此普遍來說更多人會僅止於觀賞者,
而不會擁有這些更進一步的知識。
(甚至有些 曾立志進入ACGN產業的人 還沒接觸到這些知識就都放棄了)
因此在沒這些知識前提下,這些創作是毒物似乎很正常,
但這些本質上還是社會文化經驗的轉化,
有經歷過這些能有共鳴的人自然就會覺得寫實。
另外雖然有點離題了,
某種程度上,這些知識其實也算是ACGN產業發展的土壤或養分,
如果真的希望台灣ACGN產業能發展起來,
有些該出來向宅圈大眾解釋的東西,
建議還是抽空發文解釋一下吧。
當然,覺得台灣ACGN產業的發展,
跟自己沒關係的確實也沒必要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