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eacemetta (一期一會)》之銘言:
: 每次看橫山光輝三國誌或,看到關羽敗走麥城總是不禁跳過,因為橫山光輝三國誌把蜀國塑
: 造成正義的一方,關羽在前一集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結果下一集就慘敗。
: 之前曾在其他板問過,如果以趙雲防守荊州能否改變歷史?但大多認為不可,因為趙雲職等
: 不夠,且威名遠不如當時的關羽能有效嚇阻孫權等人。
: 如果換成當時負責防守漢中的魏延,由魏延守荊州,關羽守漢中,大家認為是有效的調配嗎
: ?還是依舊不可能改變歷史之壁?
首先要看荊州怎麼丟的
1. 關羽北伐,但仍留下相當兵力防禦東吳
(呂蒙傳:後羽討樊,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2. 東吳假裝呂蒙病重,關羽認為後方無壓力把大量守軍調到前線
3. 東吳趁機進攻,防守要地的麋芳、士仁投降,後方總崩
階段1東吳進攻機率就極高
就算沒調走守軍都是很好的機會
階段2就...你都中計了不打對不起自己
原因:
[呂蒙傳]
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
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
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為當。
孫權自己知道往北打不贏曹操,只能想辦法打荊州,就是定了東吳策略
抓到機會一定背刺劉備一方
當時不管讓哪位夠資格的去統領荊州
除非龜著,不然一想往上跟曹操打
東吳背刺是必然的結果
荊州能不能守住是另外一回事 (曹軍有意讓孫劉互鬥,視情況可能還會再補刀)
以關羽將守軍調離的情況,麋芳、士仁就算沒馬上投降
守不住的機率還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