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之前看一些香港的翻譯的會不知道主角到底在講什麼東西,特別是食材
忌廉=奶油
油菜=燙青菜
魚蛋=魚丸
奄列=歐姆蛋
義粉=義大利麵
公仔麵=泡麵
沙律=沙拉
雞粒=雞丁
天桃 =蓮霧
提子=葡萄
烏冬=烏龍麵
吞拿魚=鮪魚
三文魚=鮭魚
士多啤梨=草莓
西多士=吐司
吉列=粉炸肉
薯仔=馬鈴薯
馬鈴薯這個東西其實在大陸很多地方有不同稱呼,南京稱之為洋山芋,廣東和一些南方省
份稱為荷蘭薯,河北有一些地方叫山藥蛋。
語言這種東西並非完全約定俗成。特別是外來物。你想統一名詞,請學日本,他們有國家
級專門負責翻譯的機構,一旦定名,業界和出版業就都要用統一名稱,避免溝通誤會。
語言所牽涉到的議題常常反映更深層的政治歷史脈絡。所以你不能怪什麼支語警察,就像
你對烏克蘭人寫基輔最好寫成Ки в(烏克蘭語),而不能寫成Киев(俄語),儘
管它們念起來差不多,但是你寫後者,烏克蘭人肯定不爽。諷刺的是烏克蘭人因為之前長
期被俄國統治,大部分人其實是認得且常念Киев的。
所以這次課本出這種包,以台灣社會目前的氛圍,被罵也只能說自找的了。
還有,小紅書其實沒有某些媒體和網路上講的,在年輕人和國中生中有那麼紅。台灣大多
數稍為像樣一點的企業公司或者各種機構,年輕人進去上班沒有什麼人在用中國用語的。
連傳LINE或寫便條紙都沒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