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pb (O_O)》之銘言:
: 我之前覺得,
: 有體能要求的體育競技,就該嚴格要求生理性別分組,
: 畢竟天生的體能就是有差異,吃虧的絕對是生理女。
: 而如果在非要求體能上的領域,
: 那男女平等是很合理的,可以同台競技沒問題。
: 但是後來我發現,
: 在圍棋界,男子棋士就是非常強勢,
: 為此還要特地設立一個女流來保障女棋士...
: 這就非常奇怪了,圍棋不還是主要依靠腦力嗎?
: 那為什麼男女成績會差異這麼大?
: 是文化因素?還是有甚麼其他原因?
: 不然到時候,男棋手中的某些人也宣揚跨性,
: 硬要去女流比賽,到時候又在女流裡大殺四方,
: 這樣不就代表連腦力都被男性輾壓嗎?
: 非引戰,我是真的很好奇為啥圍棋一樣是男輾壓女...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20794
記者林嘉琪、特約撰述曹姮/綜合報導〕棋士在無聲對弈的黑白世界中一直給人斯文印象
,其實下棋很耗體力,因為一盤圍棋往往歷時六小時,為了亞運奪牌,台灣隊選手一方面
忙著提升棋力,另一方面則是靠著游泳、跑步和桌球訓練來增強體能。
「體能絕對會影響棋弈表現。」台灣亞運圍棋教練陳永安表示,棋手體能好壞會影響對弈
專注力,棋盤廝殺看似靜態,但其實用心、用腦都很消耗體能,棋手要隨時判斷周遭環境
的風吹草動,每一步棋出去,「細胞不知死了多少個」。
我不喜歡跑步,但是為了減壓,我還是選擇跑步。」亞運台灣圍棋隊長周俊勳表示,他十
五歲時就能連跑七十圈四百公尺操場,三小時跑完二十八公里,小時候輸棋被爸爸罰跑二
十圈,他自己再自罰十圈。跑步過程很寂寞,心裡想的全是導致潰軍輸棋的那關鍵一手。
周俊勳說,圍棋傳入日本後結合「榻榻米文化」發揚光大,男棋士採盤腿對弈,女棋士則
考量儀態改採跪姿,這一跪就是半天,對腦力和體力都是極大負荷,但本屆亞運備有桌椅
,讓選手「坐著」交鋒,比較人道,但是體力還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