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波過於所謂「成人模型」的打壓,
討論下來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真的單純是為了端正風序良俗,
打壓淫穢物品,維護年輕人健全發展?
我聯想到的是,
以前翻民國六十幾年的舊中央日報時曾經注意到過,
台灣在戒嚴時期也曾很忌諱色色的模型,
例如有人販售國外購買的兩個芭比娃娃,
因為可以脫到全裸所以遭到法辦,
當事人表示不知道這樣會犯法。
警方還很驚訝觸法者是個年輕女性。
順帶一提,另外還有一則報導是有商家偷偷買進兩台街機,
然後被抓到以後就沒收充公了,
被拿去拆了做「科學研究」,
報導還提到讓非法的電動玩具有了正面的貢獻真是好事。
以當時的描述好像還真的不是什麼管控思想或是利益啦形象啦之類的目的,
而是當年根深柢固的觀念真的就這樣?
覺得美少女公仔就跟A書一樣,電動就跟毒品一樣壞?
要說發展的過程會經歷這樣的階段我還相信,但是過了這麼一段時間突然又興起這種觀念就
滿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