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吃了沒有產業保護的虧嘛,沒能在全球化前發展好。現在網路資訊流通快速,大家
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到各國作品,自然免不了被比較。
金字塔:
頂尖→經典:大眾級
優良→熱門:圈內知名
佳作→有印象:圈內耳聞相傳
小品→小眾:圈內各自挖
普通→記不住:沒話題性、活不久、要對電波、沒被代理到等等
爛作→沒看過:不會被翻譯、新人、素人等等
自佳作以下的客群是對這個消費媒介比較深入的人,哪怕是每季會追季番的閱聽眾也不
見得會挖來看,這些作品的數量真的非常龐大,連不可明說的管道也無法覆蓋全,更不用說
代理進來的。
但是日本作品這幾十年來的發展,別說是優良作品,頂尖的作品全挑出來看就要花不少
時間了,大家多的是想著要補卻還沒補的作品吧?這意味著真的有時間、有意願還勤於挖佳
作以下的人是少數。
佳作以下的作品太多,除了部分雜食者,當然是依類型喜好區分,自己喜歡的分類就很
多可看的了,跨分類的時候也就看看佳作而不至於到小品;換言之,市場被更加分割。
回來原題。
板上一直有人介紹品質出眾的台漫就不贅述,我自己也有看,一些好作品個人認為和日
本佳作相比並不遜色。
但對「消費市場」來說,「台漫」屬於一個類型標籤,消費者多數是因為是台漫這個標
籤才去挖掘、去消費的。除了極少數外,在消費市場的知名度再好也就是小品級,與跨海來
的日漫甚至韓漫的同等作品相比就是降一級。
大家也都知道金字塔上層的作品撐起了市場,且品質也是在整個金字塔下層有足夠的量
才墊出優秀甚至頂尖作品的。
但是台灣質與量哪邊都不足。
也不是說沒有足夠的量就一定無法出現好作品,就是機率問題罷了。
有好作品也不見得推得起來,還有其他難關。整個產業中創作者最亮眼,但是非創作者
才是佔多數的,缺乏其他方面的人才、經驗、制度,那當然沒法讓閱聽眾接觸到。
台灣的編輯基本都得處理大量代理事項,要分時間給作者很不容易,更別提作者們有多
難搞。以前採訪台灣comico上的漫畫家時,他就提及過連載時聽不進編輯的話,之後發現對
方是正確的而後悔的事情,並提到其他作家也有類似經驗。雖然常聽到日本編輯權力過大害
得某些作家怎麼樣的事情,但無可否認日本的制度與文化在生產面來看做好了品管。
此外作品的好壞也會受助手的有無影響,提高完成度、節省作畫時間撥給分鏡構成故事
構思等等。台灣想走這行的,多數都是想自己創作而非屈居助手,更別說沒有錢請了。(當
然還是有外包出去的,但這跟完整的專業分工、產業鏈不太一樣)
至於政府補助什麼的,落在個體戶,當作為了國家養藝術家培養文化的感覺,但是跟扶
植產業還是不同。其他補助在環境沒有整體向上前都是飲鴆止渴,沒有做出一套合適的商業
體系能將投入化為足夠的回報,再多的錢也是打水漂。
這些問題一環扣一環,找不到解開的方法。只能說沒法發展的理由很多,沒有什麼誰的
錯。那些還在為此努力突破困境的人也確實值得尊敬,所以總有人會跳出來替台漫說話,因
為產業前景確實絕望。但也總有人跳出來說很爛,因為優秀的作品量確實不如人。
目前台灣的創作能量還是很充沛,願意投入的人還是有,資訊提升學習效率、科技進步
節省繁雜費工的部分,大大降低入門門檻,有人陸續殺出重圍也不是不可能。總之,有值得
期待發展的,也只是還停在期待發展中。
(自己打完看下來......結論跟廢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