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結束,不知道各位這段期間都忙了些什麼。
我的話,是買了個RG次代以後,把前年春節買下,放在模型牆上兩年的RG掉毛給拿出來作
完了。
次代當然是拿來補零式盒子抽出來以後的那個洞。
我上次作W系列的RG是2021年的托爾吉斯三EW版。因為實在隔了太久,導致我徹底忘記,
RG的W鋼彈系列體型有多小,作的可說十分痛苦。
舉個例子,這塊比一元硬幣上的人頭還小的透明件,是掉毛的眼睛部位,還得貼三塊超級
小的反光貼紙上去,我不曉得各位看不看得清楚,看不清楚可以放大些。
https://i.imgur.com/IZWCZEV.jpeg
我是真的很認真考慮要不要去買個桌邊型放大鏡來用了。
不過萬代自己也很清楚RG-W系太小的問題,所以給了不少成型骨架,直接剪下來燒作組裝
就好,不需要跟大量的細碎零件比拼眼力。
https://i.imgur.com/shpN1Zg.jpeg
我個人作RG的嗜好之一就像這樣先弄好骨架欣賞一下萬代工藝,再慢慢的把外甲給貼上去
。很久以前分享過RG吉翁克,那台的骨架就漂亮到讓人捨不得把外甲裝上去。
W系列的骨架就如上圖,也不差。麻雀雖小,可動俱全,還帶聯動。
https://i.imgur.com/ih7V3Nw.jpeg
像是這個腿部到膝蓋的拉伸,就是一個例子。
https://i.imgur.com/1vkihfu.jpeg
眾所皆知,掉毛鋼彈最大特徵也是他長久以來能夠如此知名的最大原因,就是背後那四片
翅膀。畢竟都是白色,如果不上墨線就很難將翅膀上的陰影突顯出來,立體感也隨之欠缺
不少,所以這次稍微費了些功夫描線。
https://i.imgur.com/1vkihfu.jpeg
https://i.imgur.com/xWK4As0.jpeg
不過畫到一半玩心起來,就決定只做「一半」。各位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有沒有上墨線,對
掉毛鋼彈的視覺影響真的很大。陰影造成的立體感與層次感,還有細節的突顯與表現都差
的太多了。
下面那隻墨線筆應該能讓大家稍微知道一下這RG掉毛有多小.....不到十五公分高。
https://i.imgur.com/cwDLNQb.jpeg
總之成品是這樣。
https://i.imgur.com/5jwVIoQ.jpeg
一定要有的經典姿勢。點大圖會覺得對焦模糊我很抱歉,但不換圖是有原因的,我晚點說
明。
https://i.imgur.com/g1SbgzQ.jpeg
雙槍流
https://i.imgur.com/q8lTuDf.jpeg
同樣一定要有的雙破壞炮連結模式。
拍到這邊想說乾脆把同樣是2021年購入但早就組好的托三拿出來拍個對手照。
https://i.imgur.com/ziI2DMf.jpeg
我當初買的是PB鈦版RG托爾吉斯三EW,簡單說就是萬代幫忙先上漆的盤子版。價格大概是
一般RG兩到三倍,我當時等托三等到喪心病狂才買的,好孩子不要模仿。
https://i.imgur.com/CHngL9D.jpeg
https://i.imgur.com/qq1zOn2.jpeg
講到托三,我個人最有印象的不是那管大砲也不是電熱鞭盾牌,而是背後的兩具超大型推
進器。
https://i.imgur.com/zCNOpne.jpeg
https://i.imgur.com/TYIYBKw.jpeg
這兩管推進器的展開模式真的很帥。
大概就這樣了。
咦?你問我剛剛不是說要拍這兩機的對手照嗎?跑哪裡去了?怎麼沒拍呢?
不是沒拍,是拍不了。
先從托三開始講起。為了拍照所以我開始動手調整背後推進器,誰知道一出手,就聽到不
詳的「啪」一聲。檢查之下果不其然,連接推進器跟身體的固定軸,就這麼斷了。
https://i.imgur.com/r2CYiRk.jpeg
https://i.imgur.com/8UHaD22.jpeg
https://i.imgur.com/mqWK4iQ.jpeg
托三的推進器是自腋下延伸出一個多關節轉軸,由於接在體內的部份是所有動作的施力支
點,加上本來RG關節就有些緊實度,也可能有一部份原因是我放置太久塑膠脆化.....
但也才兩年多。
總之斷了,而且左右兩邊都斷了。
想打樁的話就得把整台托三解體,我實在很懶,最後就墊紙進去當作固定。
https://i.imgur.com/1zditPq.jpeg
全國墊紙,救托三
所以上面的照片如果各位覺得托三的推進器怎麼歪歪的,別懷疑,就是因為墊紙的關係。
事情還沒完,搞定推進器以後,我想幫托三弄個射擊姿勢,於是動起他肩膀上的大砲支架
,接著又是「啪」的一聲。
https://i.imgur.com/lUQ8hg0.jpeg
好喔。那我玩飛翼總行了吧。
於是我快樂的拿出剛組好不到十分鐘的零式,打算拆下左右手將兩管砲組合在一起,拍剛
剛上面各位看到的連結模式,猜猜發生什麼事?
對,又是「啪」的一聲。
這次斷掉的是左手破壞砲的握柄上,用來嵌入手掌協助固定握持用的突出膠片。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雙持轉轉模式的照片雖然對焦失敗,但我沒法重拍的原因了。沒了膠片
固定,要維持砲身穩定十分困難。也許以後我會考慮直接黏死到手上,反正我也不太用左
手光劍,大不了用可動手撐著就好。
總之我拍完了上面那張連結模式後,把兩台鋼普拉都推到一邊,寫下了這篇文,當作紀念
,也緬懷一下兩台RG,至少他們有留下遺照(?)
祝大家上工愉快,至少我是愉快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