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泉辣椒醬最有名但畢竟還是有人比較喜歡源美的
在那大剌剌地說「源美在甜辣醬市場真的有吸引力嗎?」這類的話
源美派當然跑出來跟你翻臉嘛
※ 引述《ray90910 (Blackbird)》之銘言:
: 人家外面都是廣闊大陸跟海洋的史詩背景
: 不然就是比台灣先進更複雜百倍的社會
: 台灣一個小島國
: 就一些小鬥爭跟小糾結
用角色來比喻的話,
就是看起來什麼素質都不突出的人
背後其實有複雜的家世過去
被不同陣營的各方人士傳招授術
然後時不時會自己煩惱身份認同什麼的
這不是很有主角格嗎?
即使硬度三半做什麼都輸人最終還是拼裝成消滅所有人的存在了
前面lisafrog大有提到《異人茶跡》
《異人茶跡》開場就是類似的處境:
「臺灣的茶價格這麼差做不起來啦」
「南部的糖賣得多好,去做糖比較好賺啦」
「你們想做的事情早就有人嘗試並失敗了」
「做綠茶賣不贏日本,做紅茶賣不贏武夷和印度的啦」(重翻發現沒這句)
像這種翻轉逆境的勵志故事也很受歡迎呢
前陣子有想著
「讓漫畫/小說影視化/外銷實際上是怎麼做的呢?」
「業者是以什麼指標來選擇可以影視化的作品呢?」的疑問
然後漫無目的地搜尋一些雜七雜八的關鍵字
認識到其中有一個叫Books From Taiwan
https://booksfromtaiwan.tw/
大致就是經過徵選出具有外銷潛力的出版作品
政府會協助請專人寫英文大綱英譯試閱本在國際書市推銷的機制
挑選品質最好的水果作外銷的概念
看到有2021年的專題報導
Openbook閱讀誌:與故事去更遠的地方》
台灣出版外譯現況報導 ft. Books From Taiwan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404
打入德國,歐洲書探牽線 ft.德文版《炒飯狙擊手》的人脈網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408
赴日外交,不只珍奶,台書支援前線 ft.太台本屋黃碧君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410
消化上面文章的內容學到的是
創作作品、和讓對方願意買這作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學問
尤其「外國人想的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文化優勢劣勢什麼的講再多,對大多數西方消費者來説通通都是亞洲啦
台灣文化有它的吸引力但終究只是其中一張手牌
還是必須去認識對方的文化與市場
因地制宜打出適當的手牌(類型、題材、爆點)觸動對方興趣
我覺得台灣因為受到很多外來文化影響
跟大部分文化都容易找到共同點這方面挺方便的
雖然是提供給外國書商參考的資訊
看文學書項目有幾本我這一兩年內讀過的小說
https://booksfromtaiwan.tw/books.php?category=1
因為《不可知論偵探》知道了薛西斯和《筷》
→薛西斯《K.I.N.G.天災對策室》→好看!
: 在人們已經習慣隨機異變「天災」肆虐的台北市
: 少女為了證明事件是「天災」造成以解除父親罪嫌加入特務機關的故事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好看!
: 邀請日港台五位小說家以筷子為核心的聯合創作
: 海鱗子嗚嗚嗚嗚(爆哭
: 五人五色而且完全想不到劇情居然會這樣發展
→因為《筷》知道了瀟湘神
→瀟湘神《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好看!
: 台北的大學生被神秘公司選上成為「神」的試用者
: 捲入跟其他試用者之間爾虞我詐的異能戰鬥的故事
因為漫畫家左萱
而看了魏子千《幸福森林》→意外地好看
: 在AI森林家族自動玩偶蔚為流行的世界
: AI設計者被命令去秘密回收問題玩偶的故事
: 可以同時吸引蘿莉控與獸控兩種客群的異色小說
: 配合iWin議題及森林家族電影上映現在看正合適(X)
陳浩基《13‧67》→神作
(香港小說但當時是在台灣出版發表)
: 六個年分六件案件串聯一位警探的一生與香港的社會變遷
: BFT裡版權銷售成績最好的書,這結果不意外
我在想既然經過出版社及國家雙認證適合外銷
說不定這書單不太容易踩到雷?
(也有漫畫類的但漫畫會比較受畫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