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講過不少次了,但還是要講一下。
外匯保證金本質上就是你壓一筆小錢當保證金,跟券商借錢買賣一組貨幣對。
比如說USDJPY,你做多其實是買美元+賣日圓。用人話來說就是,
你借日圓買美元,所以你部位放超過一天,那你就有:
A. 買入美元的利息 B.借日圓的利息
但是美元利率現在是5.33%/年、日本是0.1%/年。
就算日本現在是從-0.1%變成0.1%、增加了0.2%,但跟美元5%的利差比依舊巨大。
故這個本質才會是造就USDJPY為何會不斷飆漲的原因。
因為這個利差就是目前主流貨幣兌中最大的,也造就了做多的優勢。
我舉個最極端的例子,假設你是每10元為級距買入0.01手,即使你往上買
可能會套在高點,但利率差下你放長期庫存費也會稍微彌補未實現虧損。
故這造成了貨幣兌供需的不平衡,因為你要做空,你會很合理的不想持有超過一天
來規避隔夜利息支出。在方法上可能會變成像是下面的トラリピ,即網格交易。
※ 引述《forsakesheep (超.歐洲羊)》之銘言:
: https://x.com/kaho_jiyu/status/1781844954933047702
: https://pbs.twimg.com/media/GLpiizUbwAAKVCZ.jpg
你可以先想想看,網格這種設定一定區間內低買高賣,如果放到這種
價格似乎不斷往上跑的貨幣兌商品,會發生什麼事情?
公允來說我們就做一個情境模擬:
https://www.tradingview.com/x/P4vQNLrY/
時間回到3/20,你準備以近20天的高低點來拉一塊區間做網格。
也就是以151作為基準,每往下0.5元你就買0.01手(1000元美元),分成十塊。
最多會攤平10次。相對的,如果價格往上跑0.5元,你就賣0.01手。
所以只要價格在146到156區間跑,你就會有20個格子可以低買高賣。根本聖杯對吧。
而且你保證金"還多放"5000美元,故你每一筆0.01手只會用0.2倍的槓桿。
沒問題的啦。
問題就在,正常人其實不會算最壞的情況,也就是當價格不斷往上跑到156時,
你整個部位是幾手,而真正負擔多少槓桿?在這個情境中,你賣滿是10000元共0.1手。
故你整體槓桿其實是2倍槓桿,而不是你原本以為的0.2倍槓桿。
故實際上來說會變成這樣:
浮動損益 金額 價位
0 1000 153.5
-500 1000 153
-1000 1000 152.5
-1500 1000 152
-2000 1000 151.5
151
-5000 0.01
5000
你甚至到第五單,153.5你的5000美元就會融化消失,因為扣光了。
那麼你要做這個網格至少要多少錢?答案似乎是至少要放45000。
因為單純放22500是不夠的,你攤到156還是會-22500,然後錢還是被扣光歸零。
你放45000美金,這樣你的維持率至少還有50%,夠撐對吧?
不對。
因為最終,USDJPY最後價格結局是長這樣:
https://www.tradingview.com/x/yuLj9dxo/
160元是啥概念?
160
-4000 1000 156
-4500 1000 155.5
-5000 1000 155
-5500 1000 154.5
-6000 1000 154
-6500 1000 153.5
-7000 1000 153
-7500 1000 152.5
-8000 1000 152
-8500 1000 151.5
151
-62500 0.01
45000
也就是說,你認為:「價格怎麼可能會破156,不可能啦,我要繼續等」
也沒有任何停損措施,最終由於虧損已經遠大於你的保證金,最終你45000美元
還是會歸零不見。
這就是一般人看到XX交易法,就認為是聖杯隨便做的結果。
而這跟:
: 用機器人跑單才會這樣吧
: 被大戶嘎爆
沒有任何關係。我可以跟你說,只要你有在任何聽到像是「低買高賣怎麼輸?」
「網格穩賺」「躺著賺錢」,這些話其實都在害你。
或者說,任何方法只要你沒有風險的概念,也就是「在最壞的情境下你會虧多少」
那麼這個方法就算你自己做,也可以輕易地害了你。
這是價差合約與外匯保證金券商每天經常上演的事情,
: : https://i.imgur.com/sBAKfBq.png
: : 炒匯只有賺一點跟蝕清光吧
你覺得這種事情算特例嗎?那麼你應該看看這個統計
https://goodmoneyguide.com/trading/risk-warning-loss-percentages/
這個是歐盟規定核可的海外券商應該在公開他們客戶的虧損/獲利率統計。
來像個你在菸盒上看的健康警句一樣。
你可以發現,取中位數來說,至少有70%的帳戶它最終是虧錢的。
這甚至是券商並不想看到的,因為這對它沒有啥好處,理想上一個客戶能從小錢
滾到大錢,那對於券商來說才可以變成長期在它交易中賺取少數點差的搖錢樹。
然而實際上卻完全相反,為什麼?因為這是一種輕忽風險下的惡性循環:
a. 你認為外匯保證金是高風險,所以只願意丟一點點錢當保證金
b. 因為保證金很少,導致你最初按照低槓桿時賺得也相對微薄
->因為微薄所以不太想停損,寧願延後等待,看會不會翻正再平倉。
->結果變成大筆虧損。
c. 你想要"賺回來"而開始擔負風險更大的方法,比如說本文講的網格、
逢輸部位增加兩倍的馬丁格爾法...等等。
->績效似乎變好,開始有多次的小賺,偶而大賠也可以靠多次小賺回復
->直到極端價格波動出現,大賠變成要你命的巨賠。你保證金遭受不可回復的重擊
例如剩不到100美元,你不是只能補錢繼續賭,就是乾脆認賠畢業放棄。
這樣的迴圈每天不斷地上演著,於是虧損帳戶越來越多。
偶爾會有那種畢業潮因為客戶贖回結清,讓剩餘活躍帳戶的虧損率相對下滑,
但長期來看,只要加入的人並沒有一個可獲利的方法,而且他也沒企圖
每一次都控制他的整體損失,而不僅僅為單筆損失。那麼最終這群人
難免會輸光他們在券商裡面的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