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pfy: 只要老黃CUDA還在 AMD大概永遠追不上吧 05/05 15:10
這話已經早已過時,實際上因為近年AI的崛起,市場差距反而被大幅縮小,
光看效能甚至已經是部分反超,這裡講的可不是遊戲用途。
相對於NVDIA的CUDA,AMD其實也有發展 ROCm。
就效能而言,兩者現在早已經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ROCm完全是是把CUDA壓在地上擦。
NVDIA的成功是因為遠見的市場的布局,
在軟體生態系經過超過十年的努力,與最佳化,才讓人依賴CUDA。
但老黃的CUDA卻有個該死的垢病,那就是打死不開放,
不開放原始碼(至少不是100%開放)、不開放標準、甚至連轉譯都不准。
翻譯成白話...
就是想用CUDA就給我乖乖買N卡啦!
想偷天換日用ZLUDA給我吃法務部的修正拳啦!
(有興趣的可以搜尋ZLUDA專案,簡單的說就是讓A卡也能用CUDA的玩意兒,
實測發現差不多價位的A卡還比N卡的CUDA渲染快或是畫的快,
玩家甚至在研究如何用A卡開啟DLSS,目前似乎是已經初始化成功)
對於一般只會民主殺蟲的消費者這點當然是根本沒差。
但現在AI的應用正在蓬勃發展的現在,
CUDA打死不開放的策略有可能正在撼動其領導地位。
因為AI應用要的可不只有效能,更強調的是開放性,
不然一套好不容易寫好搞好的東西那天如果換個硬體架構又要再搞一套。
機器學習換硬體換架構那是常態。
CUDA樹大招風對手一堆,除了目前最有威脅性的對手的AMD ROCm,
還有個幹爆者聯盟準備打爆老黃。
高通、英特爾、Google 正組隊打NVDIA,
打算制定一個新的、全面開放的市場標準 oneAPI,來翻轉CUDA的勢力。
NVDIA再繼續靠CUDA這唯一的護城河可能會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