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021017 (JuSt)
2024-08-11 19:37:02※ 引述《yokann ( )》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4ydfGQ7.jpeg
: 如題
: 糖尿病,大部分的發病時間
: 都是在四五十歲以後
: 畢竟第二型糖尿病是佔多數
: 而年紀輕輕就發病的第一型 還是少數
: 而今年來有一些1.5型lada被發現
: 也就是大概二三十的糖尿病
: 本質上還是第一型
: 不過重點是 35歲發現自己有糖尿病
: 應該很崩潰吧?
: 身邊有這樣子的人嗎?
: 閒聊看看
這麼說吧,本肥前年29歲過年的時候大魚大肉後一直昏睡檢查出糖尿病,糖化血色素12,
發病期間血糖衝到500多,人都一直在昏睡,醫生檢查是第二型糖尿病,但是有家族病史
,我媽那邊6個人4個有糖尿病。
發病後基本就是吃藥但是不要去打胰島素,醫生基本也會勸你不要打胰島素,因為打了就
回不去了,就吃藥加運動一年左右我就覺得好的差不多自己停藥了,停藥後半年看醫生檢
查,醫生說我這恢復良好,一百人裡也很少像我這樣,發病後3個月血色素就降到6沒吃藥
後血
色素也一直維持在6,醫生也說我可以不用吃藥了
現在家裡就我跟我媽得糖尿病但都沒吃藥,血糖控制還比一般正常人好,所以說得病別太
緊張,運動跟飲食控制才是根本,但發病後就是抵抗力變弱了,以前每天手搖飲,現在麥
噹噹還是照吃飲料還是照喝,但是就是頻率少很多,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各位
作者:
LOVEMOE (love)
2024-08-11 19:39:00肥胖時不正常的那種 很多人減了肥 就正常了
作者:
ZooseWu (N5)
2024-08-11 19:58:00飲料照喝?太屌了吧
作者:
oldk13 (OldK)
2024-08-11 20:09:00肥的通常有胰島素阻抗 啊瘦了就低了 偶爾喝不是不可能
作者:
a021017 (JuSt)
2024-08-11 20:11:00今天才喝一杯而已,只要控制好頻率就沒問題
作者:
oldk13 (OldK)
2024-08-11 20:15:00基因好的三餐喝都沒事 有些事比觀念還無解
作者:
Minihil ( )
2024-08-11 20:20:00說是沒問題是因為年紀還沒到XD 4-50歲再來看
作者:
a021017 (JuSt)
2024-08-11 20:21:00我是覺得我平常不會去吃零食差滿多的,一年下來吃零食次數5根手指頭都不到,飲料偶爾喝維持健康就好
作者:
spfy (spfy)
2024-08-11 20:22:00基因真的有差 同事每天1-2杯手搖杯的全糖紅茶好幾年了 健檢血糖都正常 我從30歲之後就降低頻率 現在可能一個月1.2杯半
作者:
a021017 (JuSt)
2024-08-11 20:23:00我媽60歲了,現在沒吃藥也是一尾活龍,我也不看別人說年紀到就知道,我媽基因跟我最近,所以我看我媽就好XD
作者:
spfy (spfy)
2024-08-11 20:23:00糖或微糖的飲料 血糖從微超標降到標準上限 還在控制...
作者:
a021017 (JuSt)
2024-08-11 20:29:00不知道欸,醫生只說打了回不去,還能吃藥控制就吃藥
作者:
spfy (spfy)
2024-08-11 20:32:00有可能劑量越打越多吧?
作者:
qq204 (好想放假...)
2024-08-11 20:35:00重點是運動...
作者: Markhor (LBN) 2024-08-11 20:37:00
通常是藥物治療都沒辦法後才打胰島素 也可能代表醫師判斷自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快衰竭了
作者:
t72312 (t7231)
2024-08-11 20:49:00運動很重要 不要小看運動 可以讓你吃美食胰島素打下去你的身體就不用自己分泌胰島素久了萎縮 注定一輩子都要打人的身體都有自我復原的能力 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怕你不去改變 到了那個臨界點就回不去了健身用藥也是一樣 打雄性激素 自己睪丸不分泌 久了就萎縮
沒有什麼打了就回不去了 這種事...我家人 也是糖化血色素13.X 醫生推斷B 細胞功能大概剩一半 所以一開始就說請他打胰島素 但用Line每天跟醫生回報血糖值,觀察胰島素的量是否需要調整,結果每天都下調下調 好像只打了三五天不到一個禮拜 醫生就說不用打胰島素 吃藥控制就好..
作者:
t72312 (t7231)
2024-08-11 21:23:00剩一半對他來說夠用
結果三個月過去13.X降到5.7... 再三個月 早晚一顆變一天一顆 糖化血色素維持5.6我覺得一開始下猛藥打胰島素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讓病人警覺 要真的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了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胰島素是幫忙你的B 細胞不要操勞過度 會操死 罷工了 他們就像變了心的女友 不會再回來了 除非 幹細胞的再生醫療能在台灣實行 不然B細胞累死不爽做了就是不爽做了但是 糖尿病終歸還是要回歸到生活方式的改變 重要的 認識自己吃的東西 學會食物分類 GI值 再配合有氧運動 重量訓練
控制良好很讚 但請不要散播錯誤觀念 不要讓該用胰島素的人更抗拒啊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