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書房時翻到這本書,又重讀了一遍。
網路書店的介紹說這是入間的偽自傳式小說
比較明顯的是中間穿插的小說獎評委提及的作品,就是在影射自己大學時期以「幸福的背景是不幸」進入第十三屆電擊小說大賞最終決選時,因內容使評審委員的意見呈現兩極化,歷經一番爭議後錯失得獎的機會。數度改稿後標題改為「說謊的男孩與壞掉的女孩」,原本書名挪至副標題,才於2007於電擊文庫出道。
複審評委:「這篇小說很另類,想拿這種東西出道的態度和膽識讓人火大」
第三階段評委:「這是我審閱的稿子中,最另類的怪胎,但我覺得這樣才有意思,偶爾有些這種作品有什麼不好?」
除了間章以外,書中也有好多現役小說家與目標成為小說家的角色談及心境與感受,讓我不禁想是不是有些是入間老師藉角色之口說出自己想法。
「我對輕小說的印象……就是覺得編輯會要人多寫幾個可愛的女生,再不然就是書賣得稍微好一點就會要人寫續集。」
「老師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第一人稱書寫,以第一人稱描寫主角的內心,寫得幾乎令人覺得囉嗦。但這樣的描寫方式,一口氣提高了現實感,簡直像寫出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知道小說這種東西,一字一句都是從作者的妄想中誕生的。就是把內心深處無從掩飾對現實的不滿和腦中理想的世界,往讀者身上潑過去,根本是赤裸裸的告白大會。」
「如果是自我意識過剩的國中生,把心中的這些東西講出來,我看多半會自殺吧?而小說家就是要忍住這種羞恥,像個暴露狂一樣歡喜。」
諸如此類的發言在本作中比比皆是,更有身為創作者對除了小說以外什麼也不剩的孤寂與吶喊。
除此之外,每章的「我」是不同人,也不是依照時序排列,看的時候常有「原來某某章是發生在某某章之前。原來這個角色和那個角色是同一人」的感悟。
最後,本作有漫畫版,不過只改編自小說中的兩章,且設定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