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2024-12-10 10:33:40※ 引述《bamama56 (bamama)》之銘言:
: 今天不知為啥忽然想到一個片段
: 台117卷 小心詐騙之卷
: https://i.imgur.com/5E65fTT.jpeg
: 兩津:講到嘴酸還有人被詐騙...
: https://i.imgur.com/etnU5TZ.jpeg
: 結果過兩天之後立場大轉變
: https://i.imgur.com/eO54iOo.jpeg
: 原來跟所長都被詐騙集團騙錢了
: 雖然是粗暴的正論
: 但聽到兩津這樣講是不是感覺複雜
: 明明也是天天被詐騙或詐騙別人的人
: 話說他們居然可以抓到詐騙集團
: 因為是漫畫嗎
: 閒聊洽
我覺得說都宣導幾次怎麼還會被騙的人似乎對詐騙集團的策略理解不深
因為大多數詐騙行為利用的是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需要找的對象大多是自身獲取資訊能力不足的對象
而這類對象對於面向大眾的宣導資訊接收能力也是很弱的。
可能不常上網,甚至不習慣用手機上網。所以為什麼很多老人會被騙?
因為很多老人不懂上網不懂接收資訊,很容易被資訊不對稱,很容易被騙。
換句話說,是詐騙模式決定了受害者,不是防制詐騙決定了受害者,這比較像
倖存者謬誤。
看到彈孔多的地方就以為那邊需要加強防護,但實際上沒看到的地方才是致命的
防治宣導也是,可能一開始看到的部份,都是某些族群容易被騙,而加重宣導這些族群
實際上宣導過後這些族群的確很難被騙了,但沒被宣導到的族群依然存在,這些族群自然
也就變成了詐騙受害者預備軍。這種情況下不管宣導幾次,對這些族群效果都不大。
當然這不是說宣導完全沒效果,防制詐騙這種事只要做到一個程度,讓詐騙集團覺得
花那麼多錢還騙不到錢不划算就贏一半了。越多人可以了解詐騙手法,詐騙集團的成
本就越高。
但不可能完全預防,因為總會有漏網之魚沒有接收到宣導訊息,而這類人通常都會是
詐諞集團得手的對象。
因為他們就是資訊接收能力不足才會變成漏網之魚,自然很容易被資訊不對稱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