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ney501st (moneywayne501st)
2024-12-14 11:40:54你似乎有意無意忽略了我說的,科技只是一部分,還有另一個要素是戰爭潛力
民主南越在美國支持下有裝甲師,這東西越共可是缺乏的,但最後贏的是北越
國軍有美械,最後三大戰役輸給了共產黨
日軍的裝備也比國軍好,但一樣被大陸戰場拖住了八年
哈哈
這就上了中共宣傳戰的當了
當年實際上內戰時美軍的武器反而是蘇聯丟了一堆二戰美援品給共產黨
還有東北的日本完整工業設施
國軍的美械可能還沒共產黨多呢
韓戰的主力支援是老共,蘇聯因為跟納粹對抗損失了10~20%人口還在療傷
沒有空軍力量和海軍力量不也把美國擋在38度線?
這就是戰爭潛力,被逼到絕境爆種爆氣的能力
這又是一個笑話了
你要從19世紀末的均勢主義切入才能完整理解
二戰結束後美蘇地盤劃定後
基本上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要打就底下小弟打就好
韓戰蘇聯空軍跟中共解放軍的介入就是在向美國表示北韓如果沒了他們不會善罷甘休
(因為要把南北韓弄成美蘇之間的緩衝帶)
美國的撤軍最主要是基於預防世界大戰的發生而撤軍
而不是打不過
不然以五毛最愛的長津湖戰役為例好了
哪國在「丟兵卸甲」之後
10萬「殘軍」還可以帶著30萬難民撤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