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大河劇「豈有此理~蔦重繁華如夢故事」,這部的主角是蔦屋重三郎,他一開始的
時候也只是在吉原茶屋工作,兼職當個租書商,後來因為擔憂合法經營的吉原遊女們,生
意被不繳納稅金的私娼搶走,導致過著飢餓與疾病纏身的日子,苦思著如何重新吸引遊客
,而想到要重新校正吉原細見(吉原導覽,也就是17世紀版的極樂東京),以及用各種花
來比喻花魁,再請浮世繪大師北尾重政畫出來的「一目千本」,希望藉此多增加吉原的來
客量
https://i.imgur.com/UmWLcAH.jpeg
以上是目前大河劇目前演到的劇情,而google一下這位蔦原重三郎,他後來會是個跟許多
浮世繪合作的大出版商
跟他合作過的有北尾重政
https://i.imgur.com/Byi00Wo.jpeg
葛飾北齋
https://i.imgur.com/Rt5kgq9.jpeg
(誤)
https://i.imgur.com/qDIvmWJ.jpeg
(這個才是他的自畫像)
https://i.imgur.com/PmZqfsb.jpeg
(這是他的代表名作神奈川沖浪裏)
https://i.imgur.com/midcYsj.jpeg
(凱風快晴,日本人真的很愛富士山啊)
喜多川歌磨
https://i.imgur.com/uPe5JEZ.jpeg
(江戶寬政三美人)
東州齋寫樂
https://i.imgur.com/SAHdZV4.jpeg
這些可都是作品流傳至今的浮世繪大師,但他們以及出版商,一開始的創作目的不是做一
件放在博物館供人展覽的藝術品,而是畫出吸引人的圖畫,攬客拉抬銷量,消費再帶動生
產,各個店家之間互相商量互相合作但也互相競爭,目前日本動畫的製作委員會的合作方
式,與消費者願意消費來帶動生產的觀念,在江戶時代時就已經看到了,就算這幾百年經
歷二戰的東京大空襲,戰後重建與之後全球化的各種文化衝擊,娛樂載體的改變,從浮世
繪到連環漫畫再到動畫,這種平民藝術的精神是沒有改變
這種平民藝術與商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政府不扯後腿就不錯了,蔦屋重三郎這個吉原出版
天王的事業後來也被幕府嚴重的打壓,這種類似的例子這幾百年來好像也屢見不鮮
我知道有些人也認為現在這個時代,要白手起家從0開始太困難了,希望政府能幫這個幫
那個,但是看看那些大師吧,哪個成功是靠政府幫忙的,不打壓就已經是幫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