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漫] 《集合》漫畫出版雙周年!特刊《修補員的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5-02-22 21:56:12
《集合》漫畫出版雙周年!特刊《修補員的誕生》話說與陳澄波關係與台灣歷史故事如何
孕育
2025/02/13 琅琅悅讀/ 集合!RENDEZVOUS
「這套漫畫究竟與陳澄波有什麼關係呢?」這是讀者最常提出的問題之一。
上個月,《集合》系列漫畫暫緩了正刊進度,在出版滿兩週年之際,隆重推出特刊號《修
補員的誕生》,這本特刊除了作為《集合》出版兩周年的一個逗號,更重要的是與目前正
在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展出的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相互呼應。
此外,自《集合》漫畫自誕生以來,經常收到讀者提問漫畫與陳澄波的關聯性,在特刊《
集合!RENDEZVOUS:特 001 修補員的誕生》1月3日出版上市,將從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
長期研究工作說起,不只正式為大家解答,同時也帶領讀者回到故事的起點,揭開修補員
的成長之路。
特刊故事核心
特刊以主角雲的尋父之旅為核心,背景設定於莫拉克風災前後,描繪北回歸線、黑潮與西
南季風如何共同塑造台灣島嶼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透過自然與人性的交織,展現島嶼
深刻的生命力。
https://imgur.com/9l41P51 《集合!RENDEZVOUS 特001 修補員的誕生》書籍內頁。
回到2009年的那個夏天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來襲,成為台灣史上帶來最多傷亡的颱風。當年8月4日,颱風於
菲律賓北方海域生成,雖然在登陸東部前仍屬中度颱風,但因行進緩慢、吸飽水氣,半徑
竟長達250公里,再加上強勁的西南季風助長,成為可吞沒台灣的猛獸。
其中,高雄甲仙鄉的小林村(現為小林里)遭受重創。8月8日,暴雨未見減緩,山洪與土
石流包圍整個村落,通訊早已中斷,直至兩天後,外界才得知:因大規模崩塌與土石掩埋
,小林村從地圖上消失。
災難看似一夕之間發生,實則是多重因素的疊加。當地土石鬆散破碎,雨量充足、坡地傾
斜,促成土石流的爆發。而村落上方的旗山溪被落土阻塞,形成堰塞湖,隨著降雨持續,
最終潰堤,洪水瞬間吞沒曾有六百人生活的家園。
極端氣候與不穩定的地質結構,是島嶼居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颱風帶來甘霖,也摧毀家
園,成為難以抹滅的傷痛。然而,在集合特刊號《修補員的誕生》中,作為一名修補員,
雲雖無法改變歷史,卻能將過去的話語帶回現在,這也正是《集合》想要訴說的故事。
漫畫與歷史的交會
這本特刊選在今年一月發行,不僅象徵《集合》出版兩週年的一個逗號,更與台灣博物館
鐵道園區展出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相互呼應。
許多讀者曾問:「這套漫畫與陳澄波有何關聯?」答案,可追溯至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
長期研究工作。
多年來,基金會持續探究陳澄波的畫作與收藏,發現他對台灣土地的熱愛深植於筆觸之間
。當研究告一段落,團隊進一步將視野擴展至1930年代其他畫家的作品,過程中,《集合
》漫畫發起人陳立栢先生注意到,這些畫家如何在畫作中展現三股自然力量——北回歸線
、黑潮、西南季風——交匯並作用於台灣島。
這樣的發現,促使團隊思考,還有什麼方式能表達對這片土地的認識與關懷?於是,一套
以台灣故事為題材的漫畫誕生了。
https://imgur.com/l8fbJOL
《集合》系列漫畫中,台灣特有種或常見動物的精靈角色。由左至右分別為小海(大翅鯨
)、阿山(台灣獼猴)、原原(梅花鹿)。
在創作過程中,圖像部分從畫作中的風景出發,轉換為台灣特有種的精靈角色,再進一
步轉化為漫畫表現;故事則取材於台灣風景裡的人,以層層轉譯與創意集結,形成每一集
的內容。
過去,《集合》已出版的十二集正刊如同一層層的切片,以特定人物、事件及遺址作為故
事原型。而這一集特刊,則更直接點出三股自然力量的交會,希望讓下一代的孩子理解這
座島嶼的身世與故事。
如果能搭配「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一起閱讀特刊,相信讀者會對台灣的
過去與當下,產生更深的體悟與感受。
作者: Pietro (☞金肅πετροσ)   2025-02-22 22:02:00
作者: Lupin97 (Lupin97)   2025-02-22 22:10:00
這套我都當作X恐龍探險隊、XX尋寶記那種兒童漫畫來看待
作者: eva05s (◎)   2025-02-22 22:15:00
這種小知識漫畫很不錯阿,我記得一直有在出類似作品
作者: QZKLC (MIAC)   2025-02-22 23: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