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auss760220 (宅哥)》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rad-ProbAsk 看板 #1KQe7Yfy ]
: 作者: gauss760220 (宅哥) 看板: Grad-ProbAsk
: 標題: [理工] 程式語言觀念
: 時間: Tue Nov 18 07:16:47 2014
: 國考裡面有個題目
: "為何Interpreter比Compiler更容易加入新的程式語言觀念?"
: 請問這題該怎麼回答?
老實講覺得這個題目滿爛的……
部分直譯器本身就是執行器,而某些是把代碼對應到根據平台或作業系統優化
的機械碼。所以我並不認為JIT會符合本題的敘述,不過就順著下去
Compiler(像C C++這種)跟Interpreter比,就是將程式碼編譯為機械語言、中
間頂多有個組合語言,但基本上都已經是綁定硬體跟執行環境了。相較之下如
果這個語言希望達到跨平台,他要加入新的語言觀念可能會受限於硬體架構。
使用Interpreter的語言,是只要Interpreter或環境有對應的Bytecode可以連
結,其本身支援這個新語言觀念即可。
用個比較爛的比喻來說
Compiler就像是你指派工作給美國人、中國人、日本人時,都把細節因地制宜
規劃好了、翻譯成美中日三種語言,讓他們去做,他們做得快、但是你還要知
道他們的工作環境(硬體或OS)跟聽得懂的語言(機械碼)
Interpreter 比較像是你請了三個小主管,你只要跟他說台語、三個小主管就
會想辦法幫你把指示各用美中日聽得懂、適合的作業方法說給他們聽。所以重
點是小主管,你台語要加新的詞彙或語法、小主管聽得懂,讓小主管去操心就
好了。
以上是才疏學淺的我所能想出的勉強答案,不知道板友們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因為我也很好奇這道題目的解答。在我看來Interpreter類的語言要加新特性
應該也不會容易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