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寫法要追朔到手工撰寫組合語言
當時連對記憶體和暫存器的使用都斤斤計較
所以如果用一個額外的暫存器去儲存值的話
代表 register spilling 的可能性會增加
因為為了要確保這個跳到 label 處理完後
要把我們剛 push 出去的值再 pop 回來要不少的時間
這段時間是有點久故也被稱為 von Neumann bottleneck
用來描述資料在匯流排上的傳輸瓶頸
作者:
galic (嘎利)
2017-11-26 14:12:00XOR超神奇的阿 Parity check很常用 但說到跟XOR Swap比較相關的大概是 XOR Linked List...
作者:
chuegou (chuegou)
2017-11-26 14:19:00這篇剛好也跟上面那篇問組語效率的相關
作者: VictorTom (鬼翼&娃娃魚) 2017-11-26 15:07:00
推:)
作者:
final01 (牛頓運動定律)
2017-11-26 15:46:00當時是多久以前?
作者: ersfw4418 (隱身術) 2017-11-26 16:14:00
感謝教學
感謝分享 現在只知道有XOR SWAP 但沒想過要去用
作者:
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
2017-11-26 18:06:00其實 現在已經沒人考慮這個 但是MCU 還是需要
作者:
PkmX (阿貓)
2017-11-26 21:16:00最初用跟自己xor清成零不是因為他指令最短嗎= =?且通常編譯器最佳化後 分配reg的時候就直接幫你把交換的值寫到交換過後的reg了 連xchg都不需要XD
作者:
xvid (DivX)
2017-11-28 01:46: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