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周家平學生代表提供-遊說論文資料

作者: bleedingwing (r1)   2010-05-17 01:23:30
※ [本文轉錄自 NTUSC 看板]
作者: bleedingwing (r1) 看板: NTUSC
標題: [資訊] 周家平學生代表提供-遊說論文資料
時間: Mon May 17 01:21:11 2010
今日的校園參與,明日的「城市–大學」:創意規劃的辯證轉繹
by吳鄭重 全文閱覽 http://0rz.tw/CJUXT
※為方便各位學生代表引用與參閱,謹節錄部分重點段落
◢1.校園空間規劃參與的兩大問題:
校園參與的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校園主體的失身/失聲」:作為大學主體的學生和
老師,對於教室和研究室之外的校園公共空間缺乏足夠的使用參與和身體經驗,導致集體
記憶的空缺和地方認同的不足;因此,對於學校願景和校園規劃的參與,自然不願現身和
發聲。
第二個問題是「野炊式的民粹參與」。由於大多數師生對於校園的公共事務抱持冷漠和順
從的消極態度,迫使少數具有關懷熱誠的師生在參與過程中採取街頭群眾運動的「野炊式
參與」。這種以公聽會、陳情、抗議為主的運動模式,雖然在關鍵時刻可以達到立竿見影
的戰術效果,卻也因此築起了關懷團隊和行政單位之間的心牆,阻絕了有效溝通的管道,
其結果反而更難建立校園參與的適當程序和組織制度。
◢2.台灣眾多大學校園規劃之弊病
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八成以上的大學生和家長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低落,難以面對全
球化的競爭;更有多達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學教授認為五年五百億的「卓越計畫」,不可能
為台灣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天下雜誌,2006)。因此,與其羨慕牛津、劍橋、哈佛
、耶魯等一流名校,或是汲汲追求世界大學的排名順序和學術論文的篇數統計,還不如回
頭認真思考大學的本質及其社會功能。這是各種大學評鑑指標忽略的根本問題,也是一流
大學最令人稱羨的無名特質。它是帶動社會發展的活力泉源,也是大學無可取代的最高價
值。
追根究底,大學在台灣的根本問題是缺乏明確的大學理念和校園特色。大學發展的困境不
在於大學的數量太多、規模太小或是資源不足,而是在於台灣只有一種大學,一種看不出
理念和特色的典型大學──「台灣冇/某大學」。
空間是社會的產物,也是形塑社會關係的重要媒介。同理,大學校園的空間形式和環境設
施,不只是容納大學師生的空間容器,也是體現大學精神和教育內涵的重要場域。作為培
育知識份子的制度環境,它代表社會發展的文化表徵,也是時代精神的重要指標。令人遺
憾的是,「台灣冇/某大學」的趨同特質,表現在校園的空間形式上,最為明顯,也最嚴
重。這種單調、僵化的校園樣貌與空間特質,不斷形塑大學的基本性格,也深深影響大學
師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舉止。
◢3.校園規劃的問題癥結
(1) 在空間結構上,以建築景觀的機械秩序取代校園生活的有機秩序。
由於營繕單位並非校園空間的最終使用者,因此經常錯將僵化的幾何線條和使用分區(zon
ing)的管理便利,當作理性與秩序的終極目標。這樣的校園空間,不論建築與景觀的視覺
美感有多麼驚人,如果無法從使用者的切身角度去營造身體、空間和事件之間的關聯性,
反而會成為扼殺校園創意與文化的「規劃失效」(planning failure)。
(2) 在規劃過程中,缺乏使用者參與的機制。
更重要的是,在校園規劃的持續過程中,從理念構想的產生、規劃設計的操作、營建工程
的執行,以及後續的經營管理、調整修正,除了行政主管和承辦人員之外,幾乎看不到最
終使用者的參與投入,尤其是作為校園主體的學生、教師、職員等。這些校園空間的服務
對象,才是激發與連結規劃創意的靈魂人物。但是校園規劃往往流於行政單位的內部作業
,這些關鍵人物被當作看不見、聽不到的隱形人,毫無參與的精神與機制可言。
問題的關鍵在於錯誤的規劃理念:傳統的規劃模式是一種樹枝狀(tree-like)的僵化思維
。功能區分的空間安排和井然有序的景觀建築,只是視覺表面的機械秩序。這種「樹枝狀
」的規劃思維所營造出來的校園空間,是以圍牆為界,以系、所、處、室和教室課程為主
的僵化組織。
◢4.解套作法
從「美校園」到「好大學」:創意校園的參與之道
「城市–大學」不是烏托邦式的校園夢想,而是回歸大學精神的校園實踐。「美校園」的
確可以透過巧妙的規劃設計建造而成,但是要營造一個培育理念人的「好大學」則有賴師
生不斷投入校園空間的「使用者生產」(consumer production)(de Certeau, 1984)。因為
,唯有空間生產與身體再生產的不斷辯證發展,校園規劃才可能從「美校園」躍升到「好
大學」的層次。這也是參與式規劃的基本理念。遺憾的是,這樣的參與理念從1993 年文建
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一直未見落實到大學的校園規劃上面。不信的話,可以問
問各大學的校長和總務長,看看有多少師長充分了解和積極實踐參與式的校園規劃?
◢5.著名的奧瑞岡實驗
這是建築與規劃大師Alexander 在1970 年代時根據奧瑞岡大學尤金(Eugene)校區迅速擴
張的實際問題,所擬定的參與式校園規劃原則。他認為校園的整體規劃應該一改過去由上
而下的藍圖式規劃模式和傳統預算分配方式的僵化步驟。相反地,他強調作為校園主體的
使用者,包括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必須透過適當的參與機制和民主開放的規劃程序,
實踐設計自己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的權力,以確保校園環境得以彈性、持續地發展(Ale
xander, et al., 1975)。
這6 項參與式的校園規劃原則包括:
(1) 有機成長(organic growth)原則:任何規劃和興建的動作,都必須依循由局部到整體
的發生過程,逐漸產生。
(2) 參與(participation)原則:有關學校要蓋什麼、怎麼蓋的所有決策,都必須由校園
的使用者參與決定。
(3) 漸進成長(piecemeal growth)原則:在每一個預算階段之下的校園建設,都必須體認
到自己只是整體計畫的一小部分,是成長與修補的連續過程。
(4) 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原則:大學應該建構出一套專屬的模式語言,處理有關
密度、建築物、開放空間、路徑和通道等一般性的問題。所有的設計與建造,也都必須遵
循這些共通的模式語言。
(5) 診斷(diagnosis)原則:在漸進成長的過程中,大學必須藉由定期的診斷動作來找出
發展的機會和有待修補的問題空間,以維護健全的校園環境。
(6) 協調(coordination)原則:在有機秩序的緩慢形成過程中,大學必須確保個別的計畫
需求,能夠持續獲得財務預算的適當支持。
◢6.進一步由作者提出三大原則
(1) 混合(mixed-use)原則:要打造一個具有文化、創意和活力的「城市–大學」,首先
必須打破校園圍牆和校園分區的框架限制。讓大學和城市具有創造性文化的生活空間得以
相互滲透、混合,形成一個結合教育、生活、休閒和文化的開放校園。
(2) 融合(fusion)原則:在「城市–大學」裡面的空間安排,要從使用者觀點的半格子狀
結構(多方意見參與、各案互相聯結)出發,將原本在樹枝狀結構之下硬被分開的相關設施
,重新融合成有機的複合空間。
(3)整合(integration)原則:在從使用者觀點出發混合與融合校園內外的各種設施之後,
「城市–大學」的參與式規劃將不再只是大學內部的校園事務或是城市地區的社區營造,
而是必須整合都市計畫、文化政策和教育目標的重大公共議題(圖4)。
◢7.總結
最後,要達成明日「城市–大學」的發展願景,必須將現有的「理性規劃」提升到「參與
規劃」和「創意規劃」的思想戰略層次。而欲實踐「設計論述」的規劃戰術,必須在象徵
意義和具體行動上拆除阻隔大學與城市的水泥圍牆、拆除大學裡分隔系、所、處、室的門
戶之牆,以及拆除你我心中那道阻礙參與和創意的無形心牆。然後,創意校園的永恆之道
才得以真正展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