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校總區東南區空間發展計劃

作者: Redfight (海枯石沈憂患深)   2010-08-08 00:38:12
※ [本文轉錄自 NTU 看板 #1CNOjL1Q ]
作者: Redfight (楓岫主人) 看板: NTU
標題: [校園] 校總區東南區空間發展計劃
時間: Sun Aug 8 00:35:31 2010
各位同學大家好:
校規小組在7月29日針對校總區東南區未來空間的發展與企畫案提案人開了一次諮詢
會議,以下為節錄與學生相關之內容。
計畫名稱:東南區空間發展計畫
承辦單位:總務處營繕組
計畫範圍:小椰林道以東、基隆路以北(東北區)及宿舍區、園藝分場(東南區)
現況分析:
1.綠地: 過度分散且被大量自行車占據
2.生活休閒設施: 不足、缺乏
3.汽車停車: 停車場多在建築物地下室
4.機車停車: 停車場多在建築物地下室
5.自行車停車: 散佈在宿舍區外圍
課題與對策:
1.結合東南校區及校總區
●延續舟山路綠色廊帶及椰林大道綠色軸線至長興街及本區
●加強自行車及行人之安全措施
●一般視覺範圍內可達之低矮樓層,應依照校內之建築風格
2.以行人為主的人本校園
●減少穿過長興街基隆路口的車流
●該路口之行人、自行車、道路重新規劃
3.建構東南校區生態機能
●規劃設置適當之零售商業設施與服務性設施及運動休閒設施
4.塑造東南校區校園意象
●以「綠色校園」為主的校園意象
校園縫合計畫:
該構想主要的方向為減少或排除因道路貫穿其間而造成之校區切割及其衍伸之諸多問
題,原方案為廢除長興街,將長興街納入校園範圍內,但該道路之土地所有權屬於自來水
廠,須向其購買,困難度高。
1.新方案一(長興街、155巷與基隆路口)(可直接執行):
●長興街設置速限30公里
●路口設置槽化線,增加自行車停車空間,避免與汽車交雜在一起
●交通號誌改善
2.方案二:興建自行車天橋直接跨越基隆路
●優點:可無須顧慮交通號誌等變數
●缺點:學生使用意願低,因為上下的斜坡可能會增加騎乘難度,使歡迎度不高
3.方案三:開挖自行車地下通道穿越基隆路
●不可行,因為長興街下有自來水廠埋設管線,無法開挖
4.方案四:基隆路平面道路地下化(實例:美國哈佛大學)
●優點:基隆路平面與校園合而為一,可解決大部分交通問題。此為長期方案
各區域用途建議:
●以台北市都市計畫為基準
●長興街兩側(現有之中華經濟研究院及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除外)為宿舍區
●宿舍區後面則規劃為教學研究區
●宿舍與教學區中間則設有綠地
●慈光十七區預計民國一百年將收回,並興建新宿舍
交通規劃構想:
1.道路系統
●長興街兩側建築區塊之間設置供行人及自行車行走之道路,並且不讓汽機車進入
●外圍道路(長興街、芳蘭路、基隆路三段155巷)則為汽機車通行區
●將長興街變窄,塑造其融入校園之意象
●設置生態步道,減少人工的痕跡,盡量融入自然
2.停車系統(盡量讓各式車輛停在區域外圍,不要讓其進入校區內)
●汽機車:集中規畫停車場於各建築物之地下室
●自行車停車場則設置在建築物臨外之周邊
3.建構校園接駁巴士系統
●目的:
a.解決學生穿越基隆路之安全顧慮
b.聯繫核心校區與東南校區
c.控制校總區自行車流量
●路線規劃:
a.動科系及癌醫中心→生醫中心(芳蘭路)→宿舍區(長興街)→總圖(舟山路)
→共同教室(舟山路)→捷運公館站(舟山路)
b.動科系及癌醫中心→生醫中心(芳蘭路)→宿舍區(長興街)→生物產業自動化教學及研究
中心(水衫道)→原分所(小椰林道)→文學院(椰林大道)→大門
校園景觀設計:
1.景觀塑造構想:
●落實生態與環保
●塑造綠色校園(除保存長興街既有之樹木,在其他道路栽植其他具特色之行道樹)
●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較有歷史之大學校園內皆有中庭,在各區教室、宿舍前設置中庭)
2.生態校園規劃構想
●原生植物及稀有動物棲地保護與創造
●建立生態廊道連結校區兩個生態園區
東南區藍帶規劃構想:
從蟾蜍山引水源,規畫一條溪流穿越東南校區(長興街南側區塊),於農場中設置一生態池
在癌醫中心前規畫一人工湖,並在此藍帶中穿插小橋及生態走廊。
各委員意見:
●校區巴士的設計,其路線應該考慮納入水源校區及新建之社科院,這兩塊一個是學生宿
舍區,一個是未來的人口集中區。
●根據計畫,自行車道會通過癌醫中心,可能會對院區造成干擾,另外校內學生自行車交
通量十分龐大,再加上大部分學生並未擁有機車,校區巴士的設計可能學生接受度不高
。另外關於部分宿舍拆遷,其間的床位問題希望能解決。
●草皮及其道路的設計可參考耶魯大學,他們的做法是先弄草皮,道路先不要弄,讓學生
們在草皮上「走出道路」後再做設計。另外球場位置的設計希望不要鄰近教學區域。還
有希望你們能去調查長興街路口行人與自行車的實際流量,可幫助我們決定到底要使用
哪一個方案。而關於校園巴士,希望能採單向行駛,並盡量走校區外圍的道路,減少校
園內的車輛行走,且動線能連結周邊的其他大眾運輸工具,例如捷運。校園藍帶方面,
我從設計上看不太到「親水」的地方,希望設計上能考慮此事。照明的話,希望能與藍
帶結合,我自己覺得校園內的道路都很難看,期望能顧及此,最後是藍帶的水,是否有
顧及當暴雨來臨時,可能存在的狀況,例如淹水。
●生態基本上是一種功能性的呈現,但在校園內不得不考慮的一件事是到處都有人的活動
,這就是一種極大的干擾,但又不能阻止,可能在設計上就不要太嚴格。另外在關於景
觀植栽方面,因為生物之間有競爭等動態的變化,經營上可就得費一番工夫了,在樹種
的選擇上亦同,本土樹種是正確的,但須考慮其動態的變化(演化),可能一段時間後,
因為競爭,只剩下一種樹種留下來。還有在綠化方面,希望能強調量大,在國外大學,
已經有在統計每一位師生所擁有的綠地及樹木,希望我們學校也能有一樣的情形。
●我想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交通似乎是這個計畫最大的問題,而休閒運動的區域都集中在
校總區,周圍宿舍區非常貧乏。提案者所提出的方案有許多其實已經可以開始執行了,
比如方案一,希望校方(總務處)不要拖太久。
●希望校方對東區的校園規劃能夠盡快有個明確的方向,以往都是突然出現個捐贈者,看
上某塊地,然後就開始,沒有一個整體的設計。而藍帶等設計都非常好,但維護上的經
費等,都將是未來要面臨的問題。另外校園公車的路線設計可能要再思考,校方以前也
弄過,但成效不彰,使用意願低。
以上為節錄之內容,歡迎同學們多多推(噓)文發表意見與看法
學生會學術部校園空間工作坊
作者: bobmuntoa (HAO)   2010-09-14 11:50:00
慈光十七區是不是男七後方的眷村區?老實說在台北市可以看到(蟾蜍)山腳的平房黑瓦聚落且少阻礙物 是很令人驚喜的事感覺拆除有點可惜... 看老照片中的芳蘭日治時期真是典雅閑靜令人令人嚮往 不知未來會不會顧及這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