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luco (I'm feeling lucky)》之銘言:
: ※ 引述《keepingtime (最美好的時光)》之銘言:
: : 剛好相反
: : 30前重視的是專才
: : 要學得一項專業技能並且熟練它
: : 靠專業型塑自己的定位與價值
: : 30後重視的是通才
: : 職涯需要的是視野與運籌的能力
: : 一個人在工作上不可能事事躬親
: : 需要從更寬廣的位置思考
: : 因此需要通才性的整體思維
: : 所有的高階主管與政府首長都是如此
: 其實兩個都可以
: 我舉矽谷一般大公司的升遷流程來看就好了
: engineer > senioer engineer > principal engineer
: engineer > project manager > principal manager
: 兩者升到頂級薪水不會差太多,但是一個走的是工程師路線
: 一個走的是管理階層,通常從工程師升上來的manager也懂得大部分的專業領域技能
: 知識,只是走工程師路線的高階工程師不管理project進度
: 只負責他那個部分專業
: 所以,你要是通才,也必須要有專才
: 如果30歲以後沒辦法成為管理階層的通才
: 那就要讓自己的專才成為很難取代的那一部分
: 把專門的技術做到專精,最強,就不容易被淘汰
其實原po跟原原po 說的都對 也是兩種不同面向
基於大學教育偏通才 所以剛出來找工作的人其實是偏通才的
問題在於你的生涯規劃是長怎樣
如果你一出社會 還只是摸索期 剛開始肯定要從通才走
例如 RD做一做不適應 轉FAE 又覺前途不好 轉Sales PM
甚至可能的話 還可以換產業 或自己開業
如果沒有通才思維 想法很容易被綁定
最後只會怨自己當初選錯行的 通常是這類的人
但如果一畢業 就篤定未來的方向 例如我就是要做到RD頭
你就必需要不斷補充專才 等你當到頭時 你再往通才走 累積人脈
當然 這並不必然是二分法
可能環境不由得你選 通常只能看現況
現況需要專才時 就趕緊自修 需要通才時 就要多適應
大致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