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強調我不是吃二代,但家境清貧因而從小在諸多早餐店、小吃店
、餐飲店打工賺生活費過,見過不少類似案例。
※ 引述《lapizazul (藍鉛筆)》之銘言:
: 大家好,我是一個迷茫的第二代,家裡是做吃的,遇到父母年紀漸長,不知道是否回家接家業的問題
: 為此我想來版上問問各位第二代的想法,也計畫將這些想法統整到網路上,給更多二代們參考
: 如果有興趣分享的,歡迎信箱我,我會把討論的問題寄給你
: **為了聚焦,二代先以家裡「做吃的」為主,父母是製造食物的勞動者,不是純管理監督者喔**
: 舉例:滷味店、海產店、便當店、豬肉攤、魚攤……
: 交代一下我的背景:
: 家裡是做吃的,從小就沒有什麼假日可言,放假就是要去店裡幫忙,學生時代真的很不喜歡放假
: 學校畢業後除了我對做吃的沒興趣,家人也認為做吃的這行太辛苦,所以請我直接找工作
: 我現在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住家裡,假日再去店裡幫忙(一週工作7天就是我QAQ)
: 這幾年幫忙送貨時發現客人(也是做吃的)的小孩們(與我年紀相當)都回來幫忙
: 家中爸媽年紀也越來越大,可以預見再不過10年店可能就會收起來了
以前打工的老闆及老闆娘常常對我說︰「他們小孩整天只想放假出
去玩,真希望能像我一樣願意吃苦耐勞。」
(那是因為我窮我沒辦法,現在要我去幹我才不要咧XD)
長輩們常常不懂,有家業給晚輩接,他們為什麼不接?譬如開早餐
店雖然累,可是每月淨利有個十幾萬,為何晚輩卻寧願去外面公司
當打工仔領個四萬。
問題根源來自於不同世代價值觀差異。
目前社會上有所成就的四五年級長輩,絕大多數從小都是苦過來,
對他們而言工作賺錢幾乎就等於一切,他們不懂什麼叫生活品質,
賺很多錢也不懂得拿來享受。
但七八年級年輕人可不是這樣,我們從小成長環境較為優渥,加上
與之相對令人絕望的經濟結構,大家開始追求小確幸。
以早餐店來說,休假只能排在周間,有的還全年無休,凌晨起床備
料,加上下午收店的清潔善後,說真的操度很驚人。薪資可能多了
點沒錯,不過犧牲也不少啊,隨便來說和同輩的生活節奏近乎完全
脫鉤。
如此一來一回真的值得嗎?何況薪資多了點,也不是多到可以隨便
砸死人的程度。
更有甚者,有些長輩給接班晚輩的薪資實在鳥到靠背,動輒就講啥
「家業以後都是你的,現在不要計較那麼多。」這種幹話,所謂的
以後都是你的,最快也要等個十幾二十年,要等到長輩確定收手不
幹了,然而誰願意等那麼久啊XD
接班晚輩只是儲備幹部,那些獲利短時間內根本享受不到。去外面
公司當打工仔領低薪,起碼薪資全部都歸自己使用,能過自己想要
的生活。
: 我想過很多方法想幫家裡轉型,讓父母從勞動者變成管理者
: 但因為我不打算長年投入店裡工作,還有一些家中因素,轉型的計畫持續擱置
這邊有另一個難處,如推文所說,台灣很多長輩沒有專業經理人的
概念,不信任外人,堅持肥水不落外人田。
曾經有親戚的早餐店想轉型經營模式,自己單純當出資者,因為親
戚小孩不願意接班,但長輩又捨不得放掉。後來找到一位我覺得耐
操好用的年輕同輩,整個半外包式當代理店長負責。
細部條件不多談,原本談好的分潤模型是每個月給親戚保底幾萬,
獲利抽成一定比例,剩餘獲利則全部都歸代理店長,其餘不干涉。
那位代理店長很厲害,擴編業務到輕食和下午茶,總之在我看來經
營得非常成功。
但原店主親戚開始懷疑帳目不清,懷疑代理店長和供應鏈混熟後有
掛勾,準備自行開店幹掉他們之類,強勢介入業務內容、經營方向
,整天吵著要調整分潤模型,我說句難聽的,他們眼紅。
最後大家不歡而散,親戚也沒能力繼續維持該店。
: 我已經在個人生涯與家庭拉扯許久
: 煩惱了這麼多年還沒有答案,所以我想先來聽聽大家的想法吧
: 以下是舉例幾個信件中會問的問題
: 1) 你覺得接手家業是基於責任感、使命感,還是經濟因素?或是有其他原因?
: * 經濟因素指做吃的收入比上班族高
: 2) 你覺得家裡開店的小孩就應該回家幫忙嗎?
: 3) 你覺得家裡開店,是限制了你對人生規劃的掌握程度,還是讓你多一種選擇?
我覺得這些議題可以簡單收斂為「如何讓晚輩有意願主動接班?」
對接班晚輩過於苛刻,自以為對晚輩好但那些條件不是晚輩所想要
的,整天用道德情感綁架,或不信任非親非故的專業經理人,許多
中小家業遇到的接班問題幾乎都是如此。
要長輩改變這些觀念很難,畢竟他們五六十年來的人生觀就是如此
,但若不改變只能等著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