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日中部雷雨不斷
但不死心的我還是去了鹿港玩了一陣
還邂逅了一間讓人傾心的獨立書店
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彰化真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Q////Q
網誌有照片跟廢話版
http://iwillquitsomeday.blogspot.tw/2017/06/blog-post_17.html
這次鹿港行最喜悅的收穫,是認識一間巷子內的獨立書店,名叫書集囍室。距離龍山寺不
到三分鐘的腳程,這間書店像是一棵小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靜靜生長在小巷裡行光合
作用,儘管我遇見它的那天下著大雨。
是在彰化市的一張活動海報上看到這書店名字的,便記著要來看看,就算瞄一眼也好。這
種以個人理念獨立經營的場域,總讓我躊躇又好奇。因為它們大多有著自己的性情與風格
,也沒有被商業思維磨耗掉獨特的稜角;對生客來說,每進到一間店,就像新認識一個人
。每每我總是怯生生走進,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摸索每個新朋友。
住過和店主人聊幾句不太投機,整個晚上只好躲在樓上床鋪寫日記的青旅、也逛過一間老
闆話不多,但店內氣氛舒適自在、讓人想賴著不走的小小書店。就像是工作中遇見頻率相
投與相異的同事一樣,機率機率罷了,畢竟人的相遇,光是緣份本是就是一樁美意,但每
終究無法釋懷每一次的無法傾心。是不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難拋開自己、放下身段
,與人平起平坐,所以在遇見不同世界的人事物時,才會滿心躁動?
和R在早上十一點多踏進書店,看似才剛開門沒多久,老闆一個人拿著抹布水桶忙進忙出
,適時的對我們遞上幾句提點與問候,「這盞燈的這頭到那頭是新書,其他都是二手的。
」我趁機環顧了店面,陳列的空間小巧,「啊書都沒有分類,自己隨便看囉」。書店裡的
書人文歷史類等非文學類幾乎占了九成,其餘的一成是老闆兒子喜歡的偵探小說,和一些
臺灣經典文學。
老闆是位溫文儒雅卻不失待人熱情的文史工作者,當他發現我們正對一本書或屋內的磚瓦
定神探究時,就會興致高昂(但又能保有一定的氣質)向我們娓娓道來一段故事。目測老闆
年紀大概長我兩輪,但言談中並沒有長輩教誨年輕人的咄咄。他和我們分享工作經驗、分
享如何享受興趣並維持生計,他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也不是人們眼裡的菁英,但聽他說
人生聊歷史,就像坐在龍山寺前的樹下,喝下一杯熱呼呼但不燙口的茶,順口、利胃,也
暖心。
書店建築的前身是住商合一的街屋,前屋主的大名鄭永益至今還亮在屋前,從修建完成到
今天已過了八十餘年。老闆說一般接收老屋的新屋主,接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字改掉
,雖然他不姓鄭,但還是決定保留老屋的原貌,是他對歷史的尊重。他對於老屋新用的理
論我已忘的差不多,但記得那是溫和的他在交談中,唯一有些批判的話。「現在的文創若
結合老屋,總會將硬體改成迎合現代人的硬體和格局,屋子就只剩下空殼和名字。」老闆
說學歷史的人,比起建築的創新工法,他更著迷斷垣殘瓦背後的歷史故事。
買完書後老闆邀請我們到房子的後頭走走。掀開簾子,後頭是供人沏茶吃甜點的悠閒空間
,再往後是一處讓人耳目一新的廚房,大方厚實的長桌、手工製作的木椅,富有巧思的擺
設與廚具,讓人驚艷但毫無距離的才華洋溢。
後院的角落有一顆防空洞,可惜近日的豪雨讓洞裡積水幾乎滿溢,從上面往裡看,變成一
個神秘的黑洞。
脫了鞋往二樓攀去,是讓屋子為之一亮的天井。從麻六甲到新加坡、再從新加坡到金門,
都遇過這種為屋子開光(自己取的)的設計。雖然如今我住在十幾樓的大廈裡,為什麼覺得
站在天井時,比現在離天空更近呢?
大學的時候也曾想過以後要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但近年來這股文創風氣興盛,一度覺得
「在一個地方、開一間小店、做一些小事。」很容易只會流於自我實現(講話很含蓄)。直
到這天遇見黃老闆,遇見集書囍室,才發現原來所為格局無關職業,無關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