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https://www.storm.mg/article/865709
現在寫能源文章開頭,似乎都要先表示一下自己的能源立場,
我支持離岸風電在台灣開發,在彰化開發,避免被肉搜攻擊,
我也先坦白我支持以核養綠(綠=生態環境)。能源結構系統因應時空變遷、
新議題的出現而需要革新,需要往更永續的道路邁進,我想這多數台灣人都同意,
因此被問及是否支持綠能時,多數也都說會,
畢竟若要達成氣候目標、減少空污以及達成能源自主乃至創造新產業讓大家發大財,
可能離岸風電會是個好的選擇。竟然我們都這樣認為,
為何離岸風電近來會造成如此大的紛爭?
因為疑問詞從來都不是whether or not而是how?
借用最近一則英國的研究來開場,該研究表示,
多數民眾都願意為了使用具有低碳與社會效益的再生能源支付更高的費用,
前提是,開發商以及政府都必須履行職責,並且公開透明。
開發商方面,我想沒有太多好要求的,畢竟他們在台灣扎根也兩年多甚至更久,
也都全力配合政府,如今成為苦主要再檢討他們似乎有點不上道。
那我們的中央政府有做到履行職責以及公開透明嗎?
為了拚盡全力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民進黨政府將原先國民黨政府的離岸風電目標從2030 3GW提前到2025完成,
又因為擔心電力缺口,從3GW再加碼成5.5GW(有趣的是綠能佔比都是20%),
這5.5GW的開發投資金額龐大,如果全部採用固定躉購費率收購,民間勢必也會有話講,
因此自作聰明的經濟部,決定採取部分躉購以及部分競標,
而在去年四月政府正式從多家開發商中,
遴選出了數家開發商分配出了3.8GW的裝置容量將使用每度5.8元或稍低的價格收購,
競標的部分總共1.7GW一度2.X元收購,比預期的四塊多還低很多。此刻,問題正式引爆
躉購費率的計算與機制已經進行十年,費率的計算與以核養綠公投完全無關,
在公投結果出爐前就已經計算完畢,特定新聞媒體曾把費率調降與公投結果綁在一起,
這是在質疑十年來躉購費率的正當性,又現在此刻,隨特定開發商起舞,
過多的公關操作,用輿論迫使躉購費率調升,恐怕也破壞了法制國家該有的精神,
對其他種類再生能源業者也不公平(光電也需要大家關心),
人民可以有條件同意一度5.8元收購,只要政府能夠多做說明,
並且讓費率計算的制度完善、相關改革落實。
(例如過程公開透明、籌備期拉長並一次公告三年費率等等。)
而政府、人民與廠商更應該合作將問題釐清。
心得:
管見以為
政府在躉購費率上的說明的確要再加強
但這些都是建立在「要怎麼做」
而不是直接否定對於離岸風機的規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