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istoria (華人生態觀察家)》之銘言:
: 昨天才去彰中一趟,已經十多年沒有回去看,不知不覺我的鬢角也有了幾根白髮。
: 誠然,關心社會不是壞事,但很多時候要小朋友走到街上,大人們在做什麼呢?
: 你以為我想責備大人嗎?不是
: 大人們在工作、加班、在努力地維持每個家庭的生計開支,
: 大人們各自在專業的領域上努力著,沒有這些努力工作的人們社會根本無以為繼。
: 這些社會上各個角落的大人,是非常偉大的。
: 當然大叔我也年輕過,街頭我並不陌生。
: 然而街頭這些場合,總是有些人他們的身分跟你是不一樣的,他們是被選上的,
: 而大多數受到理念理想號召的你,並不是被選上的。
: 然而他們會讓你誤以為你自己是被選上的。
: 「自由」與「獨立」很重要的點是,從崇拜某黨、某人、某個信念的認知裡走出來。
: 不再依靠那些外在的東西,把重點放在自身的利益上。
: 「把重點放在自己的利益上。」
: 「把重點放在自己的利益上。」
: 「把重點放在自己的利益上。」 這句非常重要,讓我重複三次。
為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原因很簡單。一個人最精華的時期莫過於20-30歲的歲月,
這段時間非常寶貴,失去了就不會再有。
他們常常喜歡說,人有無窮盡的自由選擇,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玩具、
你的腳踏車或是你就讀的學校,甚至是將來的職業與性別。
但現實是,你的人生有很多不是你自己決定的,
而且你的選擇會在光陰流逝年紀漸長之後一直變少。
人的生活習慣往往建立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
由父母的基因與階級出身環境共同塑造。
而這一份生活習慣往往會跟著人走一輩子,由這份生活習慣所積累的個人命運,
就像是鎖鏈一樣難以掙脫。
雖然少數人在成年之後,透過個人莫大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但這些人畢竟是極少數。
但這些生活習慣,無論你想怎麼樣隱藏,
往往都會在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你的階級出身。
出身較好的人,除了繼承家族遺產之外,
在缺乏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還可以繼承所謂「強者的美德」舉凡像是勤奮與努力、
恪守個人紀律、能夠延遲滿足的耐性、個人衛生整潔、待人真誠講信用等等,
諸如此類的個人成功要件。
反而從階級出身不好的人身上,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屬於「弱者的邏輯」
懶散缺乏紀律而愛說大話、缺乏私有財產觀念、作為無底限的流氓無產者,
他們隨時可以背叛任何人,來獲取自己的生存利益。
他們的內心時常吶喊著:「這個世界對不起我們」、「這個社會對我們不公平」
等等口號,藉此把自己的貧窮與偷、拐、搶、騙等等犯罪行為組織起來並合理化。
在街頭上抗爭的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後者」而他們的金主多是工於心計的「前者」
我不假設讀者的階級出身,但你如果真的想為了自己好,請遠離那些後者。
因為我已經看過太多的年輕人在社會運動的修羅場上被摧毀,
彰化已經是個人口下降的地方了,希望自己家鄉的年輕人能多為自己想一想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