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看棒球還是在看「她」?比球員更具聲量

作者: joanzkow (星浪)   2023-07-22 11:22:26
專題/看棒球還是在看「她」?比球員更具聲量的啦啦隊文化
2023/07/21 14:29:23
民視新聞
社群中心/鄔昕佑報導
進場看球,你的眼睛都在看哪裡?即便不是球迷、從不看球,「李多慧」、「林襄」、「
峮峮」這些名字,想必也是不陌生。
中華職棒開打33年,「啦啦隊員知名度更勝球員」的情形,近年是愈發明顯。
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樂天桃猿棒球真的快成為Rakuten Girl 附屬男子棒球隊呢?
受南韓球隊來訪啟發,2005年La New熊隊 La new Girls 初登場,成為中職第一支正式啦
啦隊。後其他球隊跟進,啦啦隊遂成為職棒球隊標配。
2019年Lamigo桃猿易主後,啦啦隊 LamiGirls 更名 Rakuten Girls。球團積極經營之下
,啦啦隊員人氣直線上升,每次徵選都成為新聞焦點,編制也來到歷屆最多的34人。
事實上,一般啦啦隊員每次出場的薪資約5000~7000元,遇跨日、延長賽也不會有加班費
;大部分也會以基本底薪或保證演出場次的方式與球團合作,月收大約4~5萬元。
雖然收入看起來比一般上班族好一些,但練舞、排舞等演出成本,也是包含在這樣薪資裡
的勞務價值。
在基本演出出場費之外,大多數隊員還會有直播或演藝收入。這兩項才是直接受益於名氣
,一般人認為「很紅一定很賺」的部分。然而,所有球團的現役啦啦隊員加起來有上百位
,能夠名利雙收的也就只有其中的鳳毛麟角。
儘管可愛的啦啦隊女孩大家都愛看,但愈發火熱的啦啦隊行銷,最終還是引來ㄧ些負面討
論。
除了部分資深球迷認為「愈來愈多人進場只為了看啦啦隊,根本不是要看球」,啦啦隊本
身長期以來的性別討論,更是從未消散。
不過,在啦啦隊行銷的助攻之下,從2013職棒回春到現在天天都有啦啦隊女孩登上新聞版
面,中華職棒票房確實再度站上高峰。不喜歡啦啦隊喧賓奪主的球迷,不得不承認她們某
種程度成為票房支柱;反對啦啦隊販賣女性符碼的聲音,也在資本主義的強力碾壓之下,
近乎銷聲匿跡。
中華職棒開打33年,球團更替與運作較為穩定,固能發展自身啦啦隊文化;同為職業賽事
,職籃經過CBA、SBL與中國CBA搶人時期到現在的P. LEAGUE+,短短二十幾年發展一波三
折,啦啦隊文化也相對缺乏脈絡,討論度較低。
除此之外,據統計,職棒觀眾男女比約為8:2,職籃觀眾卻是將近6:4。啦啦隊做為球團
行銷手段,在職棒的成功經驗,看來未必能夠完全複製到職籃。
綜觀古今中外,具有商業價值的運動賽事,大多遵循「男性運動員+女性啦啦隊」的性別
分工。原因可能是所謂「男性運動競技較有看頭」、「啦啦隊行銷瞄準佔大多數的男性觀
眾」,但究竟是缺乏女性參與的賽場必然走入性別窠臼,或者商業賽事的陽剛場域漸漸排
斥了女性參與,就更是難解的一題了。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3721W0164
作者: everfit   2023-07-22 11:33:00
Same old shi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