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嘉義表演廳看表演 有貼心貼臉那麼親

作者: carteblanche (討厭自吹自擂)   2005-05-10 13:58:04
※ [本文轉錄自 Test 看板]
作者: carteblanche (海的那一邊,無盡的歲月) 看板: Test
標題: [轉錄]
時間: Tue May 10 13:56:44 2005
【記者紀慧玲/嘉義報導】
【記者紀慧玲/嘉義報導】
全台最後一個完工啟用的地方文化中心「嘉義表演藝術中心」,昨舉行首場公演。
嘉義新港鄉親、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帶著即將封箱的《紅樓夢》蒞臨這處水塘、
閩南建築外觀、表演廳共構的新場地演出。林懷民有感而發地說,地方文化中心受限公務
體制多未能發揮潛能,希望最新完成的嘉縣表演中心帶動中央解放預算魄力,「讓所有縣
市文化中心活過來」,嘉縣這處美麗新景點也不致最終「變成只有新娘新郎拍照,那就太
可惜了。」
位於民雄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歷九年籌畫完工。前任縣長李雅景任內畫出6.1公頃土地
,但開工不久即經費無著停工,現任縣長陳明文繼續興建,總經費約8億,過程仍多所延宕,
但硬體工程基本完繕,一開始曾參與規畫的林懷民決定帶《紅樓夢》來此開台首演,文化
局大力配合,催促完工。昨天開幕式上,陳明文、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建築設計家黃永洪
、立委張花冠等人共同揭開書藝家董陽孜撰寫的「游於藝」匾額,陳其南致詞表示,表演
中心、故宮南院及嘉義酒廠空間再利用分別完成後,嘉義縣將擁有國際一流高密度文化設
施,活用這些文化設施,除了政府支持,也要民眾參與,希望表演中心也能帶動文化人口
,並傳播「文化公民權」意識。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擁有兩個室內表演廳,一可容900人,另一實驗劇場可容500人,均由
林克華設計。黃永洪說,一開始構思演藝中心時,就希望是兼具休閒、教育、活動、展演
的多功能空間,營造「文化與生活不期而遇」氛圍,因此規畫多處露天、半露天、戲台,
可以辦農產品展、校外教學、卡拉OK、土風舞,更可以拍畢業照、婚紗照。他說,整體設
計更接近「文化公園」。其中一棟建築很有峇里島味道,黃永洪說,當初是林懷民建議採
用,南部高溫,半露天建築很適合。
林懷民稱許這裡的表演廳具國際一流水準,「不管你坐在哪個位子,舞台就像貼在臉上那
麼親近」。他還提出幾個貼心設施,比如女廁數量為男三倍,二樓兩側設「親子室」,帶
著幼兒的父母可以隔著清晰玻璃窗看見台上演出,「一邊餵奶、換尿布,一邊看表演」,
「就沒有理由不再上劇院」。親子室還有另一功能,一般民眾如果對「表演藝術」深懷恐
懼,可以在這裡偷看一會,黃永洪說,這就像「試吃」,路過看一眼也好,也許有人願意
進劇場,「從試吃,到送票,到買票」,一步步就成了觀眾。
嘉縣表演藝術中心採閩南建築語彙,黃永洪說,這是鄉親與規畫小組共同決定的,「即使
是鄉下,傳統文化都在消失」,閩南建築回到文化主體,潛化文化認同。《紅樓夢》昨首
演,一票難求,為此今天加演下午場。林懷民說,希望以後「這裡只有售票,不再送票」
,讓嘉義縣文化「從野台邁進室內」,開始安頓,也開始累積。
【2005/04/23 民生報】 @ http://udn.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