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都希望嘉義市有讓人面目一新的建設、
人口再多增長一點,再快爭取科技園區設立,
但看著過去幾年拆掉的役郡所、空軍眷村,我心中總有個聲音,饒了嘉義市吧。
嘉義市之所以是為省轄市,有其歷史人文背景,
不是因為人口,不是因為地形,
若能抓著他的歷史故事繼續述說下去,會是和其他省轄市不一樣的風貌,
不僅是會很吸引人,也會很讓其他縣市羨慕的。
只是大家都看到其他縣市大型公共建設、科技園區新的一直蓋,
新的好像很棒、好像很吸引人,忽視掉自己的真正能吸引人賣點,
想要學別人,卻正好顯露出自己腹地太小、地理位置尷尬的弱點,
才開始覺得跟人家合併很好啊!
嘉義市不是不能跟人家合併,
只是合併了就不是嘉義市了,像其他直轄市一個沒有特色的區,而且不會再回來了。
我一直覺得每個城鎮聚落,會有其特別的味道、顏色,
如果想著學人家,想要複製別人的案例而忽視自己的故事,
那麼做再多的建設,都是表面、沒有深度的。
我心中的嘉義市,是能有很多故事可以述說的,
就像我一直很喜歡的嘉義地方刊物『慢漫刊』,
講述著嘉義市是真的值得深入巷弄,多尋找光陰的軌跡的,
這也是市政府機關真正應該要做的,而不是拆拆拆,弄成柏油水泥地然後算了。
如果空軍眷村能保留下來,多加一點細膩故事的述說,真的會很吸引人,
台南不很多地方都這樣做了嗎?
很可惜,已經拆了,也無法逆轉了。
歷年來的市府團隊把嘉義市漸漸帶到一個死胡同了。
嘉義市就是個小巧的城市,需要更精緻的塑造,
目前只停留在陸客往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著實可惜,
還可以更用力地挖掘、形塑這個地方的風貌。
人口外移、留不住人才不是重點,
如果把城市文化風味塑造出來,自然會讓適合這味道的人才留下來,
總不能說高科技的人才才叫人才,繪畫傳藝的人才不叫人才吧!
嘉義市以往可是以繪畫聞名,有『畫都』之稱的城市啊!
總之還是希望新的市政團對能多著墨在精緻化在地人文活動,
跟著別人起舞的合併,還是能避則避,
沒有考慮地方環境產業的升格合併,不過是政治操作選舉動作罷了,
真心希望嘉義市不要因此葬送了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