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鳳梨田大學有感>:
https://sosreader.com/n/@f14mp5/5b66e8c2fd897800012a7d05
※內文:
某次開車到嘉義旅行,路過中正大學,看校園外有大片鳳梨田,想起曾在這裡就讀的朋友
,叫中正大學是「鳳梨田大學」,覺得有趣而下車拍照。
由於附近另有南華大學,開車大約十幾分鐘就到,看當地民間經營的學生宿舍,貼滿徵學
生入住廣告,反映「招生」競爭很激烈,想到台灣民眾生育率長期偏低,未來學生人數更
少,擔心嘉義甚至整個台灣,會不會太多大學?
雖台灣天然資源少、人口夠多且密集,教育官員為培養大批人才送到職場工作,推動經濟
發展及轉型,早就開放改建農地成大學校園,跟農地種農作物收成拿去市場賣很像。像是
台北陽明山的文化大學,原本是橘子園;台灣南部很多大學,是租台糖的甘蔗田建校。
只是人才跟鳳梨、橘子、甘蔗很像,有產銷失衡問題。像是有些大學依社會趨勢,搶設立
熱門科系,卻沒夠多且適合師資,加上實際工作機會沒那麼多,學生除沒學到知識,畢業
後還要擔心沒工作;也有些人擔心,某些科系沒對應的直接相關工作,畢業後會沒工作、
領低薪而不敢就讀。
期待台灣的高等教育體系,學農作物防止產銷失衡,落實登記制度控制產量,同時開發銷
路那樣,宏觀調控大學、各科系數量,也協助學生開發多樣職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