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熱播黨媒關注 歷史出入引爭議
2015年12月04日 11:29 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由鄭曉龍執導,孫儷、劉濤、方中信、馬蘇、黃軒、高云翔等演員
聯袂主演的年度古裝劇《羋月傳》自11月30日登陸北京、東方兩大衛視黃金檔以來,
收視強勁。首播當天兩家衛視收視率便雙雙破1,之後更是大幅破2,開播一周收視榜
單榜首,同時網絡播放量也已突破6億,微博同名話題#羋月傳#閱讀量已近10億,勢
頭凶猛。
《羋月傳》由鄭曉龍導演執導,自開拍之初,“鄭曉龍新作”便引得眾媒體爭相
報道。與《羋月傳》有關的話題自開播便從未跌過下微博熱搜榜和話題榜前列。隨著
劇集的深入,各路網友紛紛發表高見,有的表示前段劇情大演員苦情戲讓人很感傷,
蔣欣飾演的莒姬娘娘雖依然寵冠後宮,卻一改往日強勢之風,眾多隱忍甚至被逼自盡
,讓網友直呼心疼不已;飾演向妃的孫茜保存著小女人的心態卻難存於詭譎後宮,命
運悲涼可淒。但眾多網友也將注意焦點都放在了小演員的身上,雖然出場時間不長,
但他們的表現確實讓人驚喜不已,特別是小羋月的扮演者劉楚恬,出場瞬間便俘獲了
眾多羋迷們的心,其萌態十足的表情更是被網友親封為“國民新一代小萌神”。
開播第二天孫儷、劉濤、黃軒等主演便陸續出場,又掀起新一輪話題熱度,尤其
是孫儷與黃軒之間的懵懂初戀更是惹人傾心。黃軒在劇中對孫儷展開“初戀攻勢”,
詩詞歌賦行不通便直接凝視誇道“月兒好看”,如此的憨態和直白讓眾女性觀眾“少
女心”爆棚。
《羋月傳》的熱播不僅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黨媒有關注。昨日,人民日報官微發
微博稱,“為方便觀眾看《羋月傳》,遠離抱字典觀劇,科普《羋月傳》生僻字之“
羋”、“莒”、“郢”等,讓觀眾分分鐘變“學霸”。有網友更是笑議“原來《羋月
傳》最大贏家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對於劇中展現的部分人物事件和歷史風貌,網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有人質
疑,劇中人物服飾華美、巍峨高冠,不符先秦時代簡單素樸的裝扮特徵;有人指出據
史書記載商鞅是在死後被執行車裂之刑;更有甚者搬出野史,稱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
一個舉止放蕩、工於心計的“心機婊”,劇中羋月描繪的過於正面了。對此,各路文
史大神科普貼魚貫而出,從先秦嬪妃等級、戰國姓氏含義、當時服飾風情、屈原商鞅
人物志等各種史冊角度對上述意見逐一進行反駁,一時間爭論不斷,觀眾倒是在爭議
聲中將各種先秦歷史文化著實了解了一番。
對此片方回應:“電視劇作品歸根到底還是一種文藝展現形式,更是一種最貼近
百姓、最接地氣的文藝載體,有著很強的藝術屬性和創作規律,哪怕是《雍正王朝》
、《康熙王朝》這樣的正劇題材,也不能做到完完全全、一板一眼的照史書翻拍。況
且《羋月傳》的定位本身就是“古裝傳奇”,並不是正劇,更不是紀錄片或者是歷史
教材,尤其它所處的戰國時代,至今都存在大量爭論不休無法勘正的事情,考古界、
學術界內部都難以達成一致。在它搬上熒屏之前,必然會經過文藝化創作和熒屏化加
工,使其更加尊重和適應普通電視觀眾的的感官體驗,更加貼近和符合當下時代的審
美和認知條件,最重要是保證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三觀“根”正。”
導演鄭曉龍此前在談起該劇創作時也袒露,“有一些改變是為了劇情的需要,藝
術的創作有時候會需要一些因時而異,觀眾看劇自己會有興趣去了解那段歷史,這也
是一種好的地方,而在服裝方面更多的是為了讓觀眾更賞心悅目,畢竟好的視覺效果
觀眾也會更欣賞”。
(責編:sisi)
http://ent.sina.com.cn/v/m/2015-12-04/doc-ifxmifzc08165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