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鴻亮:有蘇靖做朋友會很幸福
2015-12-10 09:51 新京報
http://ent.sina.cn/tv/tv/2015-12-10/detail-ifxmpnqf9462102.d.html
摘要: 侯鴻亮坦言,他並不排斥愛情戲,但即便是講感情,他也依然更喜歡“生活雖然荊
棘滿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式的豪情。
圖:侯鴻亮/《琅琊榜》蘇靖CP/
侯鴻亮認為郭濤是最合適《溫州兩家人》中這個角色的演員
《他來了,請閉眼》中用到了與侯鴻亮多次合作的霍建華和王凱
《偽裝者》《琅琊榜》《溫州兩家人》均出自其手,著名影視製片人侯鴻亮接受
新京報專訪。其合作者從胡歌、霍建華到黃渤,題材從IP劇到主旋律大劇,王
凱也正是在他製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晉升為男神級別的演員。聊《琅琊榜》他說,
胡歌與王凱將劇中的兄弟情延伸到了劇外。
由製片人侯鴻亮團隊拍攝的電視劇《溫州兩家人》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由他
團隊製作的《他來了,請閉眼》同時在東方衛視“打擂臺”,而這已經不是他今
年第一次刷屏了,從《偽裝者》《琅琊榜》到《青島往事》,合作者從胡歌、霍建
華到黃渤,題材從IP劇到主旋律大劇,侯鴻亮是今年螢屏最有影響力的幕後推
手,王凱也正是在他製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晉升為男神級別的演員。
侯鴻亮團隊的作品有一個共性,題材偏“硬”,無論是商戰、懸疑、諜戰,
劇中愛情線從來不會“喧賓奪主”,甚至還有人一度質疑其不愛拍感情戲。但正
是“不擅長”拍愛情戲的這組人馬,卻以《琅琊榜》中的兄弟情吸引了大批女性
觀眾,侯鴻亮坦言,他並不排斥愛情戲,但即便是講感情,他也依然更喜歡“生
活雖然荊棘滿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式的豪情。
《溫州兩家人》選角
找郭濤只有一個原因,他合適
新京報:正在央視播出的《溫州兩家人》用了郭濤和袁詠儀[微博]兩位演員,
當初是看中了他們什麼特質?
侯鴻亮:我和郭濤合作過,他的表現能力特別強,身份感也都很符合。至於
袁詠儀,我相信所有人對她都沒有厭惡感。
新京報:在演員的選擇上,像IP劇,你會選擇霍建華、胡歌這種顏值取勝
的,一些嚴峻的題材就用郭濤,這是有一定的考慮嗎?
侯鴻亮:看風格,首先要滿足角色需求,然後我在意的是質感,就好比說你
今天拍商業社會,質感不對的話你找的演員再漂亮也沒用。霍建華在演《他來了,
請閉眼》之前我們就合作過,當時演《戰長沙》也是因為所有角色裡就他那個是
外來人,而且是國民黨高層的公子哥,又有國外受教育的經歷,他得讓人一眼就
感覺到不同,要是找大陸演員,不同就沒有那麼強烈,所以就找了霍建華。
新京報:這次《溫州兩家人》總投資是多少?
侯鴻亮:一個億。
新京報:主要是怎麼分配的?
侯鴻亮:演員費用占的不多,40%都不到。我們一直希望一部作品是各個部
門撐起來的,演員是一個部門,導演是一個,美術也是。每個劇組的情況不一樣,
我無法想像一個劇組投資7000萬,4000萬都給了演員,那剩下的3000萬能完
成拍攝嗎,完成不了。電視劇發展到今天,我覺得如果這個不堅持的話,那電視
劇真的沒法看了。
新京報:編劇高滿堂還寫了非洲的場景,肯定也會有相應花費在裡面,當時
有沒有考慮到成本而讓他去修改?
侯鴻亮:我做過努力了。他本來還寫到了印度,但是印度其實和劇情沒有相
關的,只是郭濤這個人物在當地設置了一個試驗所,後來他跑去試驗所想看看新
技術能不能帶他走出困境,後來想一下,在其他國家也行啊。
對愛情戲有偏見?
那些小情小愛的看著就膩得慌
新京報:很多觀眾評價,你的劇都是情節比較硬的戲,愛情戲少,男性觀眾
更喜歡,這是你們團隊的審美喜好嗎?如何考慮女性觀眾的感情需求?
侯鴻亮:你說的側重我同意,我們更喜歡那種大情大愛的東西,小情小愛實
在受不了,看著就膩得慌。但其實這更多是與題材有關,《闖關東》《鋼鐵年代》
一定是以男人為主要情感的,如果加了很多女性的東西,那就變了。我們的新劇
《歡樂頌》則主要講的是情感故事,“生活雖然可能會荊棘滿地,但仍然不能阻
止你一路高歌”,這個劇就是用五個女人來表現這句話。當然,如果是踏踏實實
地做兩個人50年的情感也會很有意思,每一個情感都是根據需要而來的,我們
從沒有說過排斥什麼。就像戰爭戲和諜戰戲也不會把重心放在女人身上,那樣的
話就不對了。
新京報:很多女性觀眾喜歡看《琅琊榜》中胡歌與王凱的CP組合,這你知
道嗎?
侯鴻亮:其實她們對這種大情大愛的東西是有需求的,她們想的不是蠅營狗
苟的家長里短,我們現在很多劇中的所謂家長里短的矛盾都是編出來的,不是真
實的,都是為了矛盾而矛盾。我覺得真實的東西才會有人喜歡。
新京報:但是《琅琊榜》裡大家也喜歡王凱和胡歌兩個人的感情線啊。
侯鴻亮:他們倆的兄弟情,我覺得大家可能是當成男女之情來看,這是現代
人表達方式的不同。就像《青島往事》裡,黃渤他們三個也是這樣的,你就想著
你這輩子要是有個黃渤這樣的兄弟真是生而無憾的。這樣的兄弟之情越來越少了,現在的
社會大家相互之間都是防備著的,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一起了。缺少的東
西看著就會覺得很溫暖,《琅琊榜》也是,身邊要是有個梅長蘇或者靖王這樣的
朋友,那一定是幸福的。
聊王凱
關於他的這些爭議是大家助長出來的
新京報:王凱是今年新出來的比較突出的演員,他也是各個類型的角色都嘗
試過。
侯鴻亮:我覺得是個演員就要滿足不同的角色塑造,他還是個很踏實的演員。
我是看了《知青》後對他印象加深的,那個劇真的拍攝很艱苦,東北零下30多
度的時候還在拍戲,能夠堅持過來是很不容易的,說明他們都對演員這個職業有
敬畏之心,所以(我和王凱)才會有合作。
你會發現給他的每個角色都是不同的,很多都不是男一號,他在《偽裝者》
裡,演個男三號基本是個隨從,但是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他和那個人物就是貼
合在一起了,幫助大哥料理周圍所有的事情,大哥是動腦的他是動拳頭的。我覺
得他把那個人物演絕了,換個人的確演不來。當時我都有點不好意思,我說不行
你就演男一吧,他說他就演這個。我覺得演員就是要永遠把創作放在第一位,其
他都不重要。
新京報:你做製片人這些年也是閱人無數,除了敬業,王凱身上還有什麼特
別之處讓你覺得眼前一亮嗎?
侯鴻亮:說實話,我對演員的要求蠻高的,那些簽到自己家裡來的演員,我
不希望他天天去做和演員不相關的事情,這很重要。首先要完成自己的職責,尊
重自己的職業,再把自己的職業做到最好,恰恰王凱這些東西都有,很踏實地一
個角色一個角色地去做,這一點不是所有演員都能做到的。
新京報:最近關於王凱的各種議論也挺多的。
侯鴻亮: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我覺得是一個人火了都會出現的,但是我們對
王凱的要求就是一個演員,你幹好你分內的事情就足夠,你只要不斷有好的角色
呈現給大家,其他的都不要去在意。而且很多東西我覺得到了這個地步真的挺可
笑的,恰恰我們每個人都助長了這個事情,太不應該了。
【業內角度看IP】
IP火?
觀劇習慣改變網路受眾明顯增多
新京報:你拍《鋼鐵年代》《闖關東》這些主旋律劇的時候,市場上其他的
劇大部分還是家長里短,現在來瓜分市場的都是IP劇了,有覺得觀眾換代了嗎?
侯鴻亮:觀眾沒有換,有變化的是這個行業和科技發展的變化,現在互聯網
和新媒體的發展已經到了對所有行業都會有影響的程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
在移動端上看劇,所以互聯網受眾的需求也越來越被重視,這並不是IP,而是更
年輕化。也因此,以後可能互聯網買劇的購買價格要比傳統購劇價格要高,所有
的製片方都開始考慮,互聯網不喜歡的他們就不敢做了。但這也是一個問題,我
們不能為了一種需求,而一窩蜂地去做同樣的東西。如果老年人的市場需求滿足
不了了,那麼市場一定會有一部分移步來滿足這個需求,這都是正常的。
衍生品匱乏?
《琅琊榜》想做卻沒人認
新京報:IP本身的價值除了作品之外,它的衍生品價值也應該是很大一部分。
現在大家還是比較多地搶IP,對於後產品開發還是沒有太多的想法?
侯鴻亮:我在做《琅琊榜》的時候到處找人說能不能做衍生品,專門設計了
指環、項鍊,你會發現大家對這些東西沒有認知,那你之前做的準備就是沒有用
的。你可能不知道《長江七號》的小玩偶就賣了好幾個億,利潤很高。但我們沒
有一個真正的成熟的做衍生品的企業,這個市場空間遠遠沒被開發出來,這個不
該是我一個做內容的人去開發。
另外一個存在的問題是,中國的版權保護不行,不過大家的觀念都在改變中。
就像原來我們對付費看視頻,我這個年齡往上的人還不太習慣,但是我兒子就會
覺得我聽個歌,樂意花錢。
IP成風?
不是所有都適合影視化,不該盲從
新京報:在最近一次編劇針對IP作品的討論中,有一種觀點,現在電視臺
收劇有非大IP劇不收的趨勢,你覺得市場是這樣嗎?
侯鴻亮:話不該這麼絕對。打個比方,我拍劇肯定要找適合的演員,比如梅
長蘇讓胡歌來演,他能完成任務,這是基礎,但他又是明星,有附帶作用,這是
明星的價值。作為IP,我理解的是不管什麼IP,只要想把它電視劇化、影像化,
都得有一個好劇本。我們最初是原創,然後和傳統文學綁定,傳統文學給了影視
劇很多養分,四大名著都被改編完了,就去網路上找,但影視化要完成劇本才能
拍攝,才能成為好的作品。如果我找的文章能夠在完成影視化的同時還能是一個
大IP,這就好似演員與明星的區別,是錦上添花。但不是每個IP都適合影視化,
盲目追從大IP,不講究編劇專業性,是有問題的。
采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實習生 吳奇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