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景修非好感,所以我先打個預防針,本文純就劇情進行考證推論。
可以安心觀看,看完搞不好會有新的觀感啦xd
===================正文開始,頂鍋蓋逃,宸宸愛你=================
(三)乖舛男二──景修為「背叛」而入魔
作為神職之一的「救贖」,對景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明明是神,他對別人時常有一
種冷漠與疏離感,有比較強的防衛機制。我認為,因為他終生都受困於「背叛」,尤其是
在幾種倫理關係中,遭遇一系列「背叛」的創傷,使景修這個人物顯得很複雜矛盾,終而
入魔。
之所以說景修有一種冷漠與疏離感,並非指他不做好事,也不是他感受不到別人的好意。
芸芸眾生,景修只對少數的弱小而有趣的人施以援手,比如點化花煙、幫助黑蚩、幫靈汐
引開南極的守衛,他隨手施恩給這些弱小而有趣的人時,並不打算幫對方安排到底,這些
人往往對他印象極佳,感恩戴德,後來救他於危難,幫他在計畫上添磚加瓦,如花煙、黑
蚩、赤鷩、寶青……景修沒有背叛他的部屬,但這些人也不會是他的知心或知己。
另一方面,景修也能感受到別人的好意,雖然反射性抗拒,但一旦接受會馬上回報。所以
林默在亭中給他傘,他說「不需要」,告訴他前面有村莊有藥店,他說「不需要」,林默
給他饅頭,他終於吃了,離開前,他用自己僅剩的法力助她說話得更流暢,然後在雨中各
自別去,相忘於江湖,如此而已。
他有一種冷漠與疏離感,主動的人際交往非常少,不想建立起長久的關係,我想是避免某
一天,發生「背叛」。但是他不可能真的與他人毫無交接,終生都不建立倫理關係,所以
「背叛」終究演奏出他的悲劇交響曲。
我認為,景修生命中重大的「背叛」在重擊他對存在的熱情,分別跟三種倫理關係有關,
父子、君臣、結誼:
(一)父子關係的背叛
第4集中,司命曾向九宸報告,景修出身玄鳥族,世世代代都奉鳳凰為主,上一代國主垣
渡在位,玄鳥族卻私通魔族,因嫡子景修告發,玄鳥族被滅,其後翎月即位,景修按照傳
統接替國師一職,為人低調,沒甚麼名聲,然而這樣一個背叛父族,侍奉仇人的人,六界
並不願意與他往來。
這一段往事,堪稱是景修的夢魘。他位高權重之日,那被逼在告發狀上畫押,出賣父族以
求苟活,被族人痛罵的記憶,仍是他的執念,阻礙了他的修行,他的境界持續在退步。巫
醫對他說,這是「心魔」。
明明他與翎月合謀,殺了垣渡,已經算是為族人報了仇,贖了罪,這段記憶為何還是「心
魔」?
因為在父子關係的背叛中,他雖是「受害者」,卻也是「加害者」。他對翎月說,背叛父
族,「我是被逼的。」翎月卻罵他可笑:「真想報仇,就該先自裁謝罪。是你貪生怕死,
出罵了你的家人,出賣了你的父親,你的兄長,是你背叛了你的族人,才讓別人有機可乘
,你是罪魁禍首。」(24集)
景修只能透過向垣渡報仇來定位自己是「受害者」,也拉進翎月殺父,跟他一起成為親子
關係的背叛者。垣渡未死他非常震驚,與保住父親一命的國主翎月漸行漸遠,此後最大的
心願,就是打開縛靈淵,殺死垣渡復仇,為全族伸冤。
然而我認為景修是白費工夫,縱使垣渡死了,他的心魔仍然會在。
在第6集中,國主翎月讓他饒過烈夷族的老弱無辜,不要重蹈覆轍;景修雖同樣想起當年
玄鳥族的舊事,但他強硬道:「誰能保證這些人中,改日會不會再出一個仲昊」?(意指
,重演垣渡政權被推翻的下場)
在處理烈夷族謀反的事件上,他不只用計逼得仲昊走投無路,還要將烈夷族的老弱無辜,
通通投進縛靈淵……不知不覺的,長大後的他掌握山靈國大權,他的作風與認同竟靠近當
年的誣陷父親、屠戮族人的垣渡,認同了「加害者」。
這才是對父子關係真正的背叛。
(二)君臣關係的背叛
玄鳥族被殺的回憶之所以在劇中重複播放這麼多遍,因為其中不但有親子關係的背叛,還
有君臣關係的背叛。作為國君的垣渡為了權勢,對國師幽昌一族舉起了屠刀,這種君臣關
係的背叛,讓景修一直引以為鑑,謀求自保。
在24集中他回憶起小時候翎月告訴他,她相信他父親不是會染魔的人,「不管怎樣,活下
來就好。」翎月安慰道。(24集)
垣渡被廢,翎月即位的那一天,景修憑著這段話「相信」翎月與垣渡不同,相信翎月能理
解他的「自保」,向翎月下跪稱臣;然而他也長期架空翎月,為了讓自己不要陷入被動(
像父親那樣),他把君王的刀拿過來,刀柄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靈汐在紫雲台死去,翎月恨景修害死女兒,在大殿上歷數他五大罪狀,抹殺他的功績
,以不赦之罪將他打入禁域。第24集,君臣在禁域互相指責,翎月怪他辜負「尋回女兒」
的囑託(景修認為那是意外),景修怪她違反「殺死親父」的承諾(翎月不忍殺父),君臣關
係再無修復的可能,翎月要拿回刀柄,君臣不死不休。
直至靈汐即位,發生了第三次君臣關係的背叛。
國主靈汐命寶青公主侍女上殿,作證景修弒殺老國主翎月。靈汐憤怒的質問景修:「是不
是你殺了國主,殺了我母親?」景修卻坦然道,這是上一代人的恩怨,是翎月先背叛了他
,他是自保。戰神繼而推論他利用仲昊殺翎月、垣渡,景修不認:「我沒想過殺翎月,可
惜青瑤的出現,把這一切都挑破了,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至於花煙,他承認是他害的
。
景修原先想著等時機成熟,把一切都告訴靈汐,可是時不我與,形勢逼他。反觀靈汐,母
親翎月、石婆婆、妹妹寶青公主、朋友花煙的死亡都是景修所害,她如何不咬牙切齒:「
你瘋了!」(57集)
第三次君臣關係的背叛前,寶青曾勸景修不可將刀柄給了靈汐,我卻認為,刀柄仍在景休
手中,是戰神給了靈汐另一把刀,君臣交擊,歷史上必然如此記載,國主靈汐與天宮戰神
聯手顛覆景修邪惡勢力,而國師景修逃亡至窮荒之地,孑然一身。
在每一段君臣關係中,景修都是受害者,也是加害人。垣渡害他全族,他亦未遵守血誓(
侍奉鳳凰族),連弒兩任鳳凰族國主,翎月瞞他父親未死,他亦未遵守承諾護她女兒,殺
死寶青,蒙騙靈汐……無論他有多少創傷和苦衷,他人都不能理解(包含翎月、靈汐),每
一次的結果都是:君臣關係生變,為了自保,撕毀契約成為「加害人」,已經是景修的本
能。
簡而言之,景修在各種背叛中,每次變成「加害人」,都是因為他怕失去主導權,所以他
要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心。
(三)結誼關係的背叛
結誼,是沒有血緣的人之間結為一種擬親屬關係,比一般朋友更密切,「金石」、「如蘭
」,都用來形容結誼之深。與景修有結誼關係的是林默、寶青,他跟這兩個人都有比較長
久的擬親屬關係。
尤其是室友、患難之交、追求對象:林默。
林默是景修生命中的一道陽光,使他枯木逢春;然而,正如景修那盆枯枝花一樣,一放到
陽光下,反而曬焦枯死。(43集)
林默撿回重病的他,為他延醫煎藥,守在病榻。當她的手小心翼翼的為景修上藥時,鏡頭
放得很慢,特寫到景修一瞬間的怔愣。
從來沒有人呵護過景休,在別人眼中,他是反叛者,是上司,是師傅,是神。不曾有人似
林默,為了治他的眼疾,去撈魚蝦鮮貝,弄得雙手皆傷;不曾有人似林默,連夜將桌角尖
銳包覆,怕他撞傷;不曾有人似林默,扶持他行走,給他加衣撐傘添溫暖。
兩個有家歸不得,天涯淪落人,我做你的眼,你做我的耳,都露出了離家後的第一個笑容
。
他眼睛恢復,第一個願望是想看見讓他的人生充滿色彩的林默。可是當他真正能看見,卻
認出她是國主女兒,染魔而死的靈汐!這個發現,讓景休調整了「林默」在他心中的位置
,但他很快就想起林默無條件地呵護,對林默的過去產生興趣,到林默的家去看她的成長
,為她的故事心動。(36集)
前前後後,他曾多次告白都不了了之。不是被林默找理由婉拒,就是被九宸打岔。他以為
只是時間問題,鼓勵林默給自己和別人機會。然而,我想如果他仔細觀察林默對九宸的呵
護,我想他會安於當個「大哥」,而不是「愛人」?(當時景修跑去救垂危的寶青,好幾
集都不在。)
對弱勢的「呵護」和對愛人的「呵護」是不同的。林默作為室友兼房東,幫景修布置無障
礙環境;但作為愛人,林默為九宸製作貼身衣物,為他抵禦外來的惡意,怎樣瞧他都看不
夠他,興致高昂地和他討論「我們的未來」。
九宸是林默生命中的一道春風,使她似桃花開綻,芳心初吐,轟轟烈烈地開過一場後猝然
萎謝,落英淒美,令人流連。
景修知她歷劫,不知芳齡十九,正是她的天命。為了使凡人的她芳齡永繼,景修給了她命
珠,締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長久親密關係,幽明兩地,億萬神魔,在他眼中都無甚可懼,
他認定跟阿默的結誼關係是他生命中真正的「蜘蛛之絲」。
天道和神的關係非常有趣,神作為一種境界,已經知道一切皆離不了天命。九宸認為天道
不是兩極對立,而是沖氣為合,永遠有新的生機;景修則從林默的事,理解出他和林默的
命運乖舛,其實都是天道的為難。
所以景修只能自憐自珍。他對巫醫說自己成神只求「舒心順意」,凡人的自保,只是有能
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神的自保,是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惜對抗天道。他亦對劫
後餘生的林默道:
你經歷的一切,一生波折,都是別人安排好的。(48集)
答應我,不管發生任何事情,不要為了任何人去放棄自己,好嗎?(49集)
對景修而言,最美好的結局,應該是他殺死垣渡,徹底復仇,擺脫叛徒(加害者)的惡夢,
跟林默那樣相濡以沫,快快活活的過下去。然而,這段結誼關係的背叛,一方面他自己沉
浸在復仇的快感中,讓林默在血月之夜被擄走;一方面是林默在幽都山自願獻出了景修給
她的命珠,成全了愛人的心願。
林默死了,他一度心如死灰,是黑蚩點醒他,想成「林默渡劫成功,脫胎換骨,真正的芳
齡永繼,豈不美哉?」他一朝頓悟,跨越心劫,成為上神,重整朝政,迎靈汐為公主,給
她談父親的歌,跟她聊小築的往事,希望她回憶多一點,就會像林默多一點,回到那段結
誼關係。
然而,靈汐慢慢淡忘並且向前走了,這段結誼關係變成君臣關係。
回來當國師的景修,感情還停留在結誼關係,現實中的君臣關係讓他手上又握住刀柄,他
再次陷入加害別人或自己被害的鬥爭中。靈汐曾經非常不解,問景修為何變成這樣沒有底
線,景修當時回答她:「我一直如此,從未有變。」和戰神所說:「或許,不是他變了,
只是你沒有認識真正的他。」
同時遭受兩種關係的失落,景修已經失去理智了,他也不再認識自己。若景修肯低頭看一
看,也許會發現,他手握的不是刀柄,而是刀口,經歷多次背叛,他雖搶先劃別人咽喉一
刀,其實自己舊有的傷口也在擴大,無法癒合,當傷口極大化的時候,人連心智都會被掏
空。
「眾生皆苦,不獨我一人。」(60集)景修在雪地裡入魔是有意思的!
雪地是一片白茫茫的真乾淨,但也象徵著他放棄自己,以空洞的心智接納了魔。黑氣自四
面八方來,那是眾生的苦湧進來,眾生的貪婪、奸詐、怨恨、偏執、傲慢、業障湧進來,
人人心中的魔湧進來,他流完了最後一滴眼淚,入魔。
魔曾道:「魔的力量無限大,不僅要斬斷七情六慾,心容百魅,更要有強大的神魂和頂尖
的根骨。」魔擬態萬端,應物變化,他需要一個強大的容器,景修自認是被天道遺棄的孤
兒,在世間不能再感受到溫暖,又根骨強大,上神之體,自願獻出心智,成為無上力量的
魔之一體。
縛靈淵中他鄙視正道,指責宸汐虛榮偽善,此處台詞常被詬病毫無靈魂、廢話連篇……其
實細究之下和第四代魔君何其相似,我認為到此,它已是第五代魔君的擬態,而「景修」
或「修大哥」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