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reurl.cc/R1ymX6
=============================================
當《鶴唳華亭》前60集播完時,我對友人說: 告訴妳兒子,家祭毋忘告乃翁,燒給妳的時
候請記得順便燒給我
我以為沒戲了
我以為廣電剪的就再無重見天日的可能
對此我也只能仰天長嘯一句: 沒有結局也要追的劇,我也有!
然後是九月初,第一次聽到《別雲間》
然後是九月底,就這麼稀哩呼嚕上架了,我還計畫著中秋雙十來複習前60集,年底要來沐
浴更衣焚香齋戒,準備迎接這得來不易的12集呢!
後面這12集的節奏,確實跟前60集不太一樣,不過也早有心理準備,畢竟是再剪後送審,
能夠留多少不知道,看得出來很多台詞重新配過,嘴型對不上的地方就盡量剪遠景,導致
整齣戲的節奏不再像前60集那樣沉穩,畫面不再那麼精緻,許多底蘊氣質出不來,前五集
太過集中處理權昔,又想留時間給後面的重場戲,導致整體效果稍嫌浮躁,五大王黑掉得
太迅速,平定天下交心得太倉促,權昔之間的留白與含蓄都不如以往;後七集講完玉帶案
和長州兵變,總算是有稍微把節奏穩回來,玉帶案還是有點趕,兵變倒是處理得不錯,最
後一集的權昔訣別似乎又恢復了原本欲語還休中滿溢出來的情感,是愛,是遺憾,是抱歉
,是絕望之後從靈魂深處的眷戀和相依
這12集主要的時間點在三年後,蕭定權已對父親死心,孺慕之情少了,權臣權的氣質初現
,太子更沉穩,更冷酷,情感更少外露,他的眼中不再有光,只在定梁和相認後的文昔面
前偶有溫情,他該失去的都失去了,他留不住的也都看開了,但是骨子裡的那個蕭定權,
在玉帶案的抗拒裡,在兵變中的堅定裡,他活著,活得更堅韌,活得更通透,羅晉成功將
太子的氣質轉化,從前的溫潤如玉,如今的玉碎崑岡,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或許從
放武德侯離京開始就知道,但心雖然死了,堅守的東西仍在,羅晉好演技,精準把握了一
個已經絕望卻依然堅定的人,那是太子的道,不因任何東西而改變,包含已經看不到前路
的自己
我們都害怕,成為不想成為的人
我們都抗拒,抗拒成為我們所看過的大人,的那個樣子
在控鶴拒絕舅舅時,在刑場責問蕭定楷時,我們都以為太子勇敢,太子高貴,太子崇高,
但直到長州城牆上的對峙,或許才真正揭露了太子的內心,或許他心裡從來就沒有那麼多
框架,他只是害怕,比我們都更害怕成為不想成為的人,比我們都更堅決抗拒成為那樣的
大人,因為這些真的會成為習慣,因為真的有一天,我們會認為這些都理所當然
長州兵變的前後鋪排是很用心的,張紹筠的出現將黎民所渴求的昇平具體化,或許不聰明
,或許不是人中龍鳳,但那就是蕭定權所保護的骨,那就是蕭定權的民,他們有喜怒哀樂
,有最簡單的希冀,有最單純的願望,而這些都會因上位者而輕易粉碎,絕於顧逢恩氣憤
不平的刀下,毀於蕭睿鑒的權術制衡,你可以習慣這些你所不一定會親眼看見的鮮血,但
蕭定權在歷經科場案與陸英案後,他終於能堅定拒絕習慣這一切,他的眼裡還是有表哥、
有舅舅,但他的眼裡不再只有這些,他曾經有過不為,他曾經也有很多的不能,但這一次
,他知道不能為
我很喜歡,在這一切結束之後,蕭定權的結局
不是因為要報復渣爹,也不是因為想要報復性團滅
只是因為真的......太累了......
那一年在行宮,太子隔門說的話,爹爹有聽到嗎?
這一次在控鶴,爹爹隔門說的話,阿寶有聽到嗎?
我相信是有的,爹爹說完後,窗才開了,他們說人最後失去的是聽覺,三郎那樣溫柔的人
,想必是聽完才離去的吧
那一滴眼淚落下時,金鶴振翅於血泊中,那一刻我所看到的,是終於到來的解脫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 明 夏完淳 《別雲間》
(轉載請告知 並註明出處)
PS1. 誠摯感謝軍軍導演,這12集真的看得出來導演有多盡力
PS2. 開場就看了20分鐘我從沒看過的"前情回顧",整個覺得悲哀荒謬但又很感激...
PS3. 太子你為陛下賀沒賀完啊啊啊...好吧 算了....你知我知
PS4. 後面還想細品這12集中的許昌平和五大王 (如果我還沒被工作折磨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