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瞭望丨加速走出猪周期

作者: Chynagirl (邪惡的小尾巴)   2022-01-10 08:19:46
瞭望丨加速走出猪周期
http://jx.news.cn/2022-01/09/c_1128245985.htm
猪粮安天下,猪肉供应与老百姓的“菜篮子”密切相关,猪肉价格波动更是百姓非常关
心的民生问题。
2021年,是“二师兄”价格经历“高台跳水”的一年——从年初生猪每公斤超过36元
的高点,暴跌至每公斤仅10元多的低点。在我国启动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后,猪价
有所回升。
这是不是意味着从2018年开始的本轮“猪周期”即将结束?我国的“猪周期”魔咒能
否被打破?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养猪户、农贸市场、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

业内人士表示,正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的那样,要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确定
生猪主产区的生猪基础产能,保护生猪生产供应的“压舱石”;同时,健全生猪产业平稳
有序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对生猪供给市场的长期调控机制,从“管价格”走向“管产业”
,保障生猪生产消费的相对稳定,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猪价“跳水”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0年肉价高,我家就没有腌制腊肉。现在趁着猪肉便宜,早早腌制起来准备过年
。”2021年12月初,江西省南昌市市民罗贤云从菜市场购买了不少五花肉和灌好的鲜腊肠
带回家。他说,如今每公斤五花肉价格在34元左右,每公斤精肉36元左右。家里吃肉多起
来,以前餐桌上是“蔬菜炒肉”,如今是“肉炒蔬菜”。
2021年10月中旬开始,南方部分城市商户就开始销售腊肉腊肠,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
左右。随着天气渐冷,年关靠近,这段时间更迎来了销售旺季。南昌市商户李金后告诉记
者,一般来说,干腊肉售价大概比市场新鲜猪肉价格贵一倍。随着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腊
肉价格也降了不少。记者在南昌市农贸市场看到,每公斤晒干腊肉的售价为五六十元,与
上年相比下降了二三十元。
近日,国内市场猪价呈现大范围企稳、小幅震荡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
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第2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8.19元
,比前一周下降0.8%;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8.87元,比前一周下降0.1%。
然而,部分生猪养殖户的出栏热情并没有受到行情影响。江西铅山县养殖大户赖毛仔
2021年共养殖了300多头生猪,这两天刚出栏了150多头。他告诉记者:“2021年12月,我
这里的生猪收购价在每公斤18.8元左右,超出每公斤16元左右的盈亏平衡点。相较9月份
每公斤10元多一点的价格,现在算高点。我打算在年前把所有猪卖掉。”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信息显示,2021年猪价震荡幅度大周期短,价格曲线呈现“V”字
形。价格最高点出现在1月,每公斤生猪价格最高超过36元。半年后的6月,生猪价格跌到
每公斤12元多。
2021年10月,我国启动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的势头得到遏
制,猪价出现明显反弹,回到盈亏平衡点附近震荡。
猪价“高台跳水”,有人欢喜有人忧。江西高安市养猪行业商会会长罗玉根介绍,近
两年生猪价格变化浮动大、周期短,呈现“肉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态势。部分地区生猪
价格甚至一度跌到每公斤10元以下,消费者吃到便宜猪肉,一些养殖户亏损严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1年9月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高安市养殖大户
付镜生说,断崖式的价格下跌让他始料不及,他在本轮“猪周期”下行阶段亏损了300多
万元。
肉价下跌,消费者欢喜之余,也有远忧。记者采访的部分消费者表示,年初吃了几个
月每公斤超过60元的“天价肉”,年中也买过每公斤不足20元的“特惠肉”。全年下来,
猪肉价格起伏不定。
“超级猪周期”何时结束
江西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周泉勇介绍,从2006年至今,国内大概经历了四轮“猪周期”
,每轮持续时间都在4年左右。而从2018年至今的这轮周期堪称“超级猪周期”,其特点
是振幅大、波动剧烈、涨跌速度快,影响因素复杂。
付镜生介绍,2021年1月,当地生猪价格从每公斤约38元跌到每公斤约32元只用了3~
5天时间。而在往次“猪周期”中,每公斤六七元的差价变化需要经历几周甚至几个月时
间。部分养殖户急着在年前出栏,也是怕重蹈2020年底的覆辙。
岁末年初,生猪消费市场逐渐迎来了销售旺季,较国庆节前,猪价逐步回暖,是否预
示着本轮“猪周期”走到尾端?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2021年12月,猪肉消费增加
明显,多地灌腊肠需求增多提升大猪出栏需求,市场大猪销售旺盛,猪价受此刺激而回暖
。这轮价格反弹,是猪价“超跌”后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市场修正,并非真正的拐点到来。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10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023万头,
环比增长20.5%,同比增长110.9%。专家分析,这意味着现阶段猪肉供应仍相对宽松。
2021年10月,国新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
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指出,预计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
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
难以扭转,尤其是2022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
亏损。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员丁能水等专家学者认为,生猪价格短期内仍将持续震荡。分析我
国上几轮“猪周期”可以发现,若想稳定猪价,对生猪市场供给关系的宏观调控不仅必不
可少,而且至关重要。
为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2021年农业农村部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密集发布预
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
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
“有母就有小,有小不愁大”。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根据农业
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10月底,国内能繁母猪存栏4348万头,环比减少2.5%,但仍达
到正常年份保有量的106%。
“能繁母猪存栏减少,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供应量会相应减少。”江西省农业农
村厅畜牧兽医局四级调研员程国新等业内专家认为,在市场行情和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共
同影响下,后期市场供需将在合理区间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上蹿下跳的“二师兄”身价或
将逐渐回归理性区间。
以产业调控减缓“猪周期”冲击波
2021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具体
指出要“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周泉勇表示,生猪作为一种商品,市场供需关系存在波动很正常,但我们可以通过调
控使得价格从高峰到低谷之间的过程尽量平缓,减少“断崖式下跌”和“狂飙式上涨”的
情形。特别是,通过稳定生产供应降低周期性波动幅度,减小对产业和消费端的冲击。因
此,目前亟需完善对生猪供给市场的长期调控机制,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确定和保护生
猪主产区的生猪基础产能,使之成为生猪生产供应的“压舱石”,保障生猪生产消费的相
对稳定。
当前,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为基础产能调控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7.1%,比2019年提升4.1个百分
点。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
到2022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
“生猪养殖散户‘船小好掉头’,容易‘快进快出、追涨杀跌’,因此散养户所占比
重过大,不利于平抑猪肉价格周期性涨跌。”程国新认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大
,提高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推进规模化养殖的基础上,生猪行
业要着眼长远促进转型,抓好产业核心区域和产业主体建设,推动产业合理调控和转型升
级,防止因价格周期性波动导致的产能“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
受访专家分析,这几轮“猪周期”剧烈波动的背后,暴露出生猪供给侧的稳定性不足

“看准了养殖业的高利润,投资才会入场。”一位受访专家说,“猪周期”剧烈波动
的背后,是供给侧的稳定性不足。断崖式的波动,容易诱发投机行为,进而造成生猪供应
的加剧失衡。
本轮“猪周期”中行情看好时,大型规模养殖企业产能迅速扩张,生猪产能被不断释
放。湖南一家大型养殖企业从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共投入8亿元新建了6个猪场,相当
于之前十年的总和。
有的互联网巨头、房地产企业也搞起了“跨行养猪”。为了养猪,一些房地产商专门
在集团层面更改业务构架,将“食品事业部”设置为独立的业务单元。有的互联网企业跨
界进入生猪生产领域,探索生猪养殖新业态。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从生产环节入手
,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作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关口前移,锚定正常存栏水平,
预调早调微调,稳固基础生产能力,从而避免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截至目前,
河北、辽宁、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制定出台产能调控方案,各自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本省
能繁母猪存栏量和最低保有量。
在确保基础产能的同时,也要关注流通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缓解“猪周期”对产业的
冲击。丁能水等专家学者认为,加快建立现代化养猪产业,尤其是要构建现代化畜产品加
工流通体系,进一步促进绿色循环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水平。
基层养殖户提出,为防止生猪生产和供应出现大的起落,需在土地、环保、贷款等支
持政策上保持稳定,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避免政策“急掉头”。同时,构建稳产保供的
长效机制,建立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防止产能大幅波动,避免行业基础生产能力受损,
确保生猪市场长期稳定供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