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鞭溪、水繞四門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31287484
離開「寶峰湖」,用過午餐,這會兒終可得償宿願,前往張家界最知名的核
心景區。下了車,便見一座新築塔樓標誌著入口,塔高九層,簷角飛挑,串上點
點火艷燈籠,底牆兩側浮刻作飾,遠望似群獸嬉遊於山林,但卻瞧不出有否深遠
意涵,倒是「武陵源」三字於牌匾飄逸書寫,清楚點明其自詡。
走了進去,便可望見前方售票驗票閘口,不過好奇的是,塔樓佔地寬闊且如
此高疊,究竟還內藏何樣展物設施?但四處觀望卻未有任何指牌透露線索,也不
似闢築成望台,只能推測精雕外觀內只是平凡辦公處。而當於閘口排隊行入時,
才知其管制嚴密,票卡還得按上指紋作底,這數日進出都得掃描與其匹配,或許
是偷雞摸狗之人過多,逼不得已出此絕招。此外,為了管制山區交通,並防止過
多人為汙染,統一有接駁車來往各景點,於是我們排入往「金鞭溪」、「水繞四
門」的隊列,靜待來車將我們帶向秘境。
「武陵源」三個主區呈三角相依之勢,入口在東,為「索溪峪」之範圍,「
索溪峪」除了早上行過的「寶峰湖」,還有更偏遠、以鐘乳奇石著名的「黃龍洞
」,但精華的還是晚點會拜訪的「十里畫廊」,它沿河彎彎拐拐穿入北邊另一主
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假使不行入「十里畫廊」,續往西走,便是最知名的
第三主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它含納此行未能排入時程的「黃石寨」、
等會兒便要賞遊的「金鞭溪」、以及造就「阿凡達」飛空岩的「袁家界」。
車道沿嶺坡盤轉,被雨珠擊花的車窗遮掩了視線,但還是能隱約瞧見山岩漸
趨堆疊出奇偉形貌。當系統語聲報出「水繞四門」,大夥下了車,廣場四周的山
巒頓時勾著眾人定望,那便是僅在照片中看過的石林,禿褐著岩面,崩銳成尖錐
,或高或低,或疏或密地展開。而那粗豪的稜線又因著飄漫的霧靄,顯得輕逸。
據稱金鞭溪於此匯集了鴛鴦溪及龍尾溪,聚流成索溪向東奔去,四溪十字穿
山,各自侵鑿出山門,便是眼前之「水繞四門」。我旋身看望,瞧不出什麼端倪
,想必該要順著指標再往前近河才更清晰。不過導遊卻指著一旁林下步道,引我
們往金鞭溪源頭而去。
走了幾步,路邊石牌標著「張良墓」,雖說是墓卻無塚無碑,頗令人疑惑。
根據導遊說法,張家界之名源自張良歸隱於此,終老後子孫繼而在這奇山間綿延
。然其身骨眠葬何處無人知曉,只能於溪畔立牌供後人追想了。
溯河而上,溪水原是細窄涓流,而後漸漸放肆歡快奔躍於山間。相較昨日行
過的大峽谷,儘管皆為曲徑沿河轉繞,氛圍卻略微不同,大峽谷抬眼望去便是山
岩嶙峋攀雲,這兒步道卻蔽於林蔭,金鞭溪則哼著樂曲在手邊悠然相伴。但當穿
望枝縫,卻依舊有嶔崎險峰隱約現出身形,讓人忍不住躍下灘岸,小心翼翼踩著
枯木滑石,探入河心,讓那霎時開展的山水之景將自己環繞。
我一邊靜聆擊石溪聲,一邊在心裡拾起畫筆隨山形勾勒,有時幾個狂放波曲
形成駝峰,有時嶺鞍之處不知何故站著立石,便似書生梳起髮髻,側身低眉苦讀
。然後我追著山錐間的霧烟,看它朦朧迭降的遠山,看它撫觸岩頂的蒼勁樹影,
看它在宛若綻星的密葉後輕緩飄遊。
這麼或行或立,不知不覺地,又與隊伍走散了,似乎曾瞥見幾個熟悉身影回
頭尋處休憩,不過看還有時間,我還是執拗繼續往前,畢竟尚未瞧見「金鞭岩」
啊。根據資料那根柱岩高聳,有著鋒銳切面,相傳是秦始皇移山趕海之用,一旁
還有巨石,中為勾喙、兩側展翼,恰成「神鷹護鞭」,很值得親身細觀。但當快
步趕了不少距離,遇見領隊,她卻說「金鞭岩」尚在遙遠之處,大概還需半小時
餘。後來才知幾個知名奇石都位於西大門那兒的上游處,我們這些打東大門來的
旅客,若非騰出大把時間,皆是無緣得見。
得知相遇無期,我還是勉力行至一淺灘,那兒有個石塊,以獸首鱷嘴形貌歪
倒著啜飲溪水。我嘆了口氣,定看潺潺流水須臾,又望了望茫茫前路,才折往返
途。
途間,遇上來時便曾錯身的尖峭巨岩,它突立於路中,上被刻出「張家界國
家公園」,還有步階通抵中段。既與「金鞭岩」無緣,就拿此將就吧。怎知才花
了不少腳力爬上眺看,竟聽聞娘親熟悉語聲在下喚我,原以為她倆早已回車,怎
知卻埋伏於此,說是等著幫我拍照。雖為這番用心感動,但那意味為了交付相機
我還得再次耗體下上啊。
插曲過後,返回停車場,見還有些許空餘,念著初時未見「水繞四門」,便
又好奇尋路轉去。因著天雨,橋面被積水橫斷,不少旅人猶豫片刻還是放棄而歸
,然不死心的我,硬是踩著橋欄邊石,蹬躍而過。
一路邊行邊看,雖能見水勢滔湧,但卻未有明確之四溪交會,也無從覓出山
門何在。不過當再往前走至車路圈出的圓環,四周景色卻令我訝嘆,群峰團圍著
我高低錯落,那跌宕處也許便是流水行過之山門,然此刻我也無心深究,畢竟那
正雲遊山間的霧靄如此飄緲勾人,宛如仙境般招引著神魂飛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