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主打智能用餐的蘇州《辛香匯》

作者: moodyblue   2015-02-24 20:31:07
主打智能用餐的「辛香匯」
這家店主打智能用餐,自己開發手機APP,安裝之後,基本的手機預訂那是不
用說了,比較特別的是,還可以事先在手機上點餐,目前預先點餐的話,僅
接受手機的方式,網頁上的官網不行,這個用意應該是推廣自己開發的手機
應用。不過雖然說是手機預先點餐,人沒到餐廳,不會真的先下鍋把菜炒好
,然而如果小倆口或者是朋友聚會,已經決定好了吃辛香匯,事先討論想吃
甚麼,事先在手機點餐,這一點還是挺便利的。
手機預訂之後,正式用餐之前,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感受到辛香匯在智能方面
的用心。
例如候餐室。
上班族平常太辛苦了,工作強度很大,下班後還有閒情逸志自己做飯的,真
心不多,所以到了節假日用餐時段,大家想牿賞自己吃點好料的,通常得排
隊叫號,如何善待這些在門口等候的客人,可以看出一家餐是否充滿了對客
人的愛,無論是正在門內用餐的,還是尚在門外等待用餐的。
有些餐館,例如阿瓦山寨和戰鍋策,沒有候餐椅,等於是只要座位滿了,就
不用招待前來用餐的顧客了,貼心程度實在尚待加強。一般中等水準的餐館
,例如外婆家和綠茶,標準配備是一大長排的候餐椅,等待叫號的空檔,能
有個地方坐著刷刷手機,雖然餓著肚子,但至少還可以打發時間。
在這方面做得最到位的,是海底撈火鍋,它有一整個獨立的房間是候餐區,
而且除了空間寛敞很舒服,服務員還會奉上水果點心,桌子上備有零散時間
最佳娛樂工具:五子棋跟樸克牌,如果想體驗甚麼叫做五星級的候餐環境,
到海底撈就對了!
在候餐方面,辛香匯同樣主打智能,我還沒到達餐廳,就聽說辛香匯的科技
時尚,候餐區為等待的顧客準備有iMac,我第一個的反應是「怎麼可能?」
,平常在高端專賣店才能體驗到的蘋果電腦,竟然出現在餐館排隊的地方,
這家店老闆如果不是不知道成本控制,那就是對客戶實在太有愛了,不惜重
金以大絕招吸引顧客。
早上十一點到了用餐現場,雖然不用排隊,我還是帶著一顆半信半疑的心,
走進隔壁房間,親眼見證了iMac等級的候餐室!
題外話。那個慵懶坐在蘋果電腦前看美劇的小伙子,他真的是來吃辛香匯的
客人,明明就不用排隊的說,窩在候餐室看影片是演那出?
之前提到手機預先點餐,餐廳不會真的預先將料理做好,要等到你告知手機
訂單號,進入餐廳就座的時候,手機預先點餐的功用才會真正體現。每個桌
子上都有二維碼圖案,以手機APP掃瞄二維碼,程式會自動聯網將你的桌次及
點餐資料,傳到廚房,所以毋須再跟服務員一一點餐,只要稍待片刻,熱騰
騰做好的料理就會端到你桌上了。
圖片參考:
http://www.b88104069.com/archives/21
辛香匯起源上海,是家川菜館。川菜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首,是其中最為普
遍流傳的菜系,因此稱之為百姓菜。很多耳熟能詳的料理,如麻辣豆腐、宮
保雞丁,本來僅屬於川菜,現在已是家家戶戶都會煮的家常菜。到了川菜館
再點這些料理,並不是為了嘗鮮,只是純粹配白米飯吃。菜單上當然也有一
般家裡不做的的料理,例如烤魚、酸菜魚,但外面有很多專門做這些料理的
餐館,沒有必要在辛香匯特別點這個。
我們點了乾鍋香辣肥腸、樟茶鴨、土豆泥、珍味豆腐、農家花菜、烤腦花。
在大陸我特別喜歡吃乾鍋,台灣沒有這種料理方式,即便是有也不容易吃到
,樟茶鴨是朋友慶祝減肥成功臨時加點的,不沾醬料味道同樣飽滿到位,土
豆泥是新鮮的嘗試,一邊吃熱呼呼油膩的乾鍋,一邊吃冰涼爽口的土豆泥,
絕妙搭配,珍味豆腐上來,我跟朋友挖了幾口,猜測到底是蛋白還是豆腐,
農家花菜和著鮮嫩的培根肉一起炒,非常適合伴飯吃。
最後得隆重介紹烤腦花,它是辛香匯的招牌菜。早在我和朋友討論點甚麼菜
的時候,朋友大力推薦吃豬腦,我的回應是不好吧,一向我不吃奇怪的身體
部位,現在好不容易放寛接受豬腳了,可是豬腦袋?!!!一句話沒辦法。
朋友不死心,說她自己原本也排斥,但之前跟她朋友去辛香匯,她朋友慫恿
之下她夾了豬腦,結果一吃大呼過癮,我看著朋友興高彩烈的神情,只得答
應到時候看看狀況。
我雖然暗中下定決心抵死不從不吃豬腦袋,可是對於白花花的大腦皮質會被
料理成甚麼模樣,還是充滿好奇。後來,等到這道名稱響亮的「烤腦花」端
上菜桌,第一時間我是心動了,朋友迫不及待夾了一小口,邊吃不忘繼續鼓
躁:「真像豆腐一般鮮嫩可口,要不嘗嘗看?嘗過之後保證愛上它!」我咽
口水仔細端詳眼前聞名已久的佳餚,看很多次,下不了手。
我們兩個人點了六道菜,事實證明是太太太貪心了。我負責清理自己主打的
乾鍋肥腸,朋友也很盡責把烤腦花給KO,最後才上的樟茶鴨終究沒吃上幾塊
,結帳時候打包帶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