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大陸遊記之八:驀然回首千古事,忽驚蒼狗換白雲──
有美圖無音樂好讀網誌版:
http://omomuki.pixnet.net/blog/post/60259122
日期:
2015.11.27
本日行程:
酒店->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廣場->騾馬街->酒店
◎成就達成:漫遊大唐宮殿遺址、隔幾步路便是兩個世界
早上賴了一點床,搭公交車到達今天的第一站──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時,已經
九點半左右。
大明宮為唐代三座主要宮殿(「東內」大明宮、「西內/大內」太極宮、「南內
」興慶宮)之一,位於古長安城東北方,以今日西安城來說,也在明城牆之外,位於
西安城北郊。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本是太宗李世民規劃為其
父李淵所建之避暑行宮,但635年李淵逝世,大明宮也只能停工。唐高宗龍朔二年(
662年),高宗李治因患有風痹之症,無法忍受原本的皇宮太極宮的潮濕悶熱的惡劣
氣候,時任皇后的武則天也常為其害死的蕭淑妃與王皇后的惡夢所擾,因此便重開大
明宮的建築工程,欲將其作為新皇宮。此次工程徵調數十萬工匠,甚至撥了關中十五
州稅收、停發長安各級官員一個月俸祿以助興建,才在翌年完工。大明宮於三座宮殿
裡規模最大,面積為3.11平方公里(太極宮1.9平方公里,興慶宮1.35平方公里,清
代紫禁城也才0.72平方公里),工程規模之浩大幾乎只有秦始皇的阿房宮可與之媲美
。自高宗李治起,大多數皇帝在此居住並處理政務,為唐朝政治中心,直到唐末整座
宮殿毀於戰火,終成廢墟。
自唐朝滅亡迄今已超過一千年,宮殿自然是一點也不剩了。不只如此,大明宮曾
經矗立的此處,在現代還曾是貧窮庶民集居之所,甚至有極為簡陋的民間小學設在此
處。中共政府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劃與拆遷,才在2010年將之規劃為今日巨大的「大明
宮國家遺址公園」並對外開放。曾經是政治中心、聳立著巍峨宮殿的此處,今日成為
一座人人可進入遊走的公園,早晨還可看到許多或慢跑、或騎車的居民。當然,「公
園」兩字意味著今日的大明宮其實大部分只剩下一片綠地,因此對許多遊客來講,此
處或許不值得一遊;但我卻無論怎麼也想來此發發思古之幽情。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分為可免費區與收費區,收費區門票六十人民幣(這真
的很貴),裡頭有較多復原景觀,此處主要看點──大明宮微縮景觀(縮小版的唐代
大明宮復原模型)──也在裡面。我從公園東側的太華路走進公園,在浩渺無邊的公
園裡略迷了一會兒路後,終於找到門口羅雀的售票亭,買下價值不斐的門票,再從人
煙渺茫的剪票口進入收費區──如果在西安厭倦了車水馬龍的城市,此處絕對是放鬆
散步的好去處,放眼望去幾乎不見人影。我從東向西信步繞過太液池(長恨歌的「歸
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的「太液」就是這裡了),勾搭了一個四川女孩替
我拍了幾張照,之後便走了一段路聊了會兒天(聽到我來自台灣,她說她爺爺就是隨
國民黨撤退來台,直到幾年前才回去故鄉與家人重聚),後來才因遊園步調不同而分
別。
園中四處立著許多說明板,寫著那些地方在千年前曾矗立著什麼宮殿,並介紹著
一兩段發生於此的逸事,一邊遊園一邊閱讀,想像著千年前君臣於此生活辦公的情景
,就像是神遊唐代一樣。從太液池往西行經蓬萊殿(復原了部分骨架),再折向梨園
(立著梨園子弟載歌載舞的金色雕像),路經「佛蔭含涼」(含涼殿原址,襲武則天
因生子李旦而建白玉佛像一事,此處亦立了一尊佛像),然後由於時間關係,一路朝
南向微縮景觀前進。
本來先備知識不足的我,還以為所謂「微縮景觀」大概會放在玻璃櫃裡展示;但
事實上,占地面積三平方多公里的大明宮,即使微縮,又怎可能找得到那麼大的玻璃
櫃容納?真正的「大明宮微縮景觀」就立在園內一處,沒有任何遮蔽,四周還築有高
台,方便遊客登台俯瞰整座大明宮──但即使如此仍無法一眼望盡。微縮景觀的比例
約為一比十五,算起來大約佔地13822平方公尺。模型裡,草地樹木池苑歷歷在目,
光建築就有一千一百座,極為壯觀。試想若是實物,那該是怎樣的一個景象?
即使大明宮的全貌今日只能藉由微縮模型來懷想,但古大明宮的正南門──丹鳳
門,在公園正南方出口處可見其原尺寸復原景觀,也可以提供一點材料,讓遊人想像
古大明宮的氣派雄壯。丹鳳門之規制也相當巨大,不同於一般城門只有三道城門,此
門有五道城門,加上宏偉的樓闕,或許是中國史上最宏偉的城門。「丹鳳」自是鳳凰
之意,史書未載明此門命名者,但從武則天常以鳳凰為自身象徵一事想之,或許此門
之命名與武則天亦有關聯。
從正南門離開公園時已經快十二點半,在園內踅了三個小時,我大概也只逛了不
到四分之一的面積,可見其巨大。
然而走出大明宮後完全就是另一個世界,我被迫從大唐的幻夢中被拉回殘酷的新
中國。大明宮南方是一區計畫拆遷的區域,政府為了都市規劃而強迫當地居民遷離居
所,四處懸著類似「高高興興離舊家,歡歡喜喜遷新居」、「今日精心繪藍圖,明朝
西安現美景」的紅布條(可以想見這對不願遷居的住戶會造成多少壓力),道路兩邊
全是斷瓦頹垣,即使天晴如今日,地上仍是泥濘不堪(我不小心將手套掉到地上一秒
鐘,撿起來時已是慘不忍睹)。此處仍有行人來來往往,看來大都風塵僕僕;也有少
數賣食物的攤販和小店家,可見此處仍是有人居住的。這大概是當今中國唯一還像社
會──或是共產──主義的地方。當今的中國雖然仍宣揚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其實四處都嗅得到資本主義的氣味,唯有政府仍可以因為建設規劃等種種理由,
而以強硬手段要求人民配合拆遷(至於政府給了人民什麼樣的補償,我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我也明白,若不實行拆遷就沒辦法進行新的規劃;我當然也明白,前一刻讓
我花了三小時逛得很開心的大明宮公園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當初拆建的結果。然而
當強迫拆遷的荒涼景象出現在眼前時,我卻無法不對當地住戶興起一陣同情之意,同
時對強制拆遷感到一陣厭惡。
再往南走,便可經由地下道(陰暗潮濕陰森,還有尿騷味,路邊有乞丐,也有隨
地擺攤的小販,我終於理解為什麼網路上的遊記都說火車站治安不好了)來到火車站
前廣場。穿過城牆北面的「解放門」進入古城區,我隨便找一間店填飽肚子後,便搭
公交前往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西安眾多昂貴景點中性價比(CP值)最高的一處,館內藏著自
夏至今四千餘年的歷史文物,門票卻只要──零元。和這一比,方才要價六十元的大
明宮門票簡直是場笑話。
陝博實施「免費不免票」,每天免費發放四千張(上午兩千五百張,下午一千五
百張)免費門票,憑有效證件領票,發完就不再放人入場。根據網路上的遊記,在旺
季尖峰時段,領票人會大排長龍,因此建議使用網路上的預約系統先行預約,如此就
不用和現場領票的人一起排隊,既可加快拿票速度,又可確保有票。另外,若館內有
要額外收費的特展,也可直接購買特展票,一樣不用排隊領票直接進場。
然而今天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淡季,也可能是週五下午之故,雖不
到人煙稀少,但也無須大排長龍。我幾分鐘內便領到門票,在陝博石碑上方那飄揚的
五星旗下,等待H前來會合。過了不久H也到了(她拿陝西旅遊年票,也不用排隊領票
),我們便一起進館。
陝博的常設展依時代分為「中國古代文明」、「東方帝國」、「大漢雄風」、「
衝突融合」、「盛唐氣象」、「告別帝都」六區,以陝西的觀點,展示這塊地靈人傑
的土地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遺留下的種種痕跡與史蹟。毫無疑問地,文學、遊戲或電
視劇帶給我們幻想,而博物館則呈現給我們真實──一種因未經想像美化而不落入貴
古薄今窠臼的歷史真實。比如說,在各個時代的華人心中,周公制禮作樂,代紂而立
的周可謂一理想朝代(所以武則天代唐還要立國號為周),但若以今日人道主義與平
等精神審視,則周朝也有其相當殘酷的一面──一個「它盤」顯示了這個事實。這個
「它盤」的四隻盤足雕成四個受過刖刑(砍掉小腿)的裸身男子,據西周刑罰規定,
受刖刑者貶為奴終身服苦役,這個器皿便是這種殘酷法律的寫照。
但只要不對歷史有過度美化的想像,發發思古之幽情還是無妨的。陝博像是替我
把整部中國文化史鉅細靡遺地複習了一遍,其中不時還有許多新發現。比如說,若捨
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大漢族主義,便可發現漢朝與匈奴的對抗、張騫出西域、魏晉
南北朝乃至於各族並存、兼容並蓄的唐代,中國的歷史其實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與異文
化的交流與融合,而這些交流往往帶給中國文化一個嶄新的面貌。從歷史便可得知,
對於多樣性的包容是如何重要,然而時至今日,卻仍有許多保守份子無法接受新的事
物、文化或價值觀,並予以排斥甚至歧視,實在令人費解(看看那精美的日本網路右
翼份子啊)。
既是位於西安的陝博,則大唐盛世的展覽自是其主要看點。除了唐三彩、唐代貨
幣、唐代化妝樣式等展示,此處最有趣的,大概是古長安城與今日西安城的地圖疊圖
。從此疊圖可以看出,雖然今日西安的街道仍大抵方正,但其街道經過千餘年時光遞
嬗,自然已不是古長安的街道。遊客可在此尋找自己所住之處是古長安城的何處,例
如我所下榻的酒店,在古長安城便位於皇城與興慶宮之間。從古長安地圖上也可看出
唐代之兼容並蓄,例如地圖上可找到波斯胡寺與祆祠等異族寺廟。
隋朝參考《周易》理論築大興城,唐長安城則大抵沿襲隋大興城規制,由外郭城
(「青山郭外斜」的「郭」就是這個了)、皇城、宮城組成,面積共八十四平方公里
,在當時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城內南北向十一條大街,東西向十四條大街,將之分為
一百一十個坊,並設有東、西市兩個商業區。始自皇城正南的朱雀門的朱雀大街南北
橫貫長安城,此條大街長5020公尺,寬150公尺(一說110公尺),可容四輛馬車並驅
,其繁華景象可想而知。唐長安城也影響了同時代日本平城京(奈良時代的京都)的
規制。此處亦展示著日本平城京的平面圖,一看就能發現,平城京毫無疑問是唐長安
城的影子,包括東西向、南北向道路的設計、南北貫穿的朱雀大路、東西市的安排,
乃至於東南隅的越田池,豈不是唐代曲江的翻版?中國曾經有過如此璀璨的時代,這
歷史倒是毋庸置疑──可惜時移事遷,若將今日西安與奈良做一比較,誰還會想到,
千年之前,奈良不過是西安的縮影?現代中國整天宣揚著「中國夢」,西安更是四處
看得到「夢回大唐」、「夢回長安」的宣傳,然而夢終究只是幻夢了。悠久的歷史與
璀璨的文化是中國的幸,也是中國的不幸──它是中國人自信的來源,卻也是中國人
拋不開的歷史包袱。
由於觀展的節奏沒掌握好,在先秦文物花了太久的時間,導致我走到「告別帝都
」區域時,已接近閉館時間的五點,館方人員屢次來催人加快看展腳步,我與H只得
加快腳步趕在閉館時間前離去,也因此沒能仔細看到宋代後代展覽,博物館商店更是
沒能逛到。附帶一提,陝博的另一個魅力是可看到一群大學生義工,在此義務擔任導
覽員講解文物,看得出其中也有許多人還在實習,手裡拿著講解資料練習向遊客講解
。我深深覺得他們的淵博學識,以及對中華文化、對陝西的熱情值得欽佩。
出了陝博後,我與H向東步行至大雁塔廣場,時已傍晚,天色漸暗。大雁塔位於
大慈恩寺內,又稱慈恩寺塔,為今日西安碩果僅存的唐代建築了。大雁塔藏有從天竺
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以及舍利子(佛陀與高僧圓寂後火化的骨灰)萬餘顆,是
佛教著名景點,但引起我懷想的自然還是唐代進士「雁塔題名」的風俗,白居易那句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年最少」是極其有名的。說起科舉取士,後來我在南京
江南貢院觀看科舉展時,才深刻體會到古時考生有多麼不容易,他們需要具備多高的
才學以及多強的意志力,方能在科舉史上留名。如此,則當年那些新科進士的意氣風
發,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雁塔南北各設一個大廣場,北面廣場設有廣大的噴泉區,每天會有數次音樂噴
泉(水舞)表演。大雁塔東西兩邊是行人徒步區連接南北面,行人徒步區周遭是許多
熱鬧的店家,販買各種紀念品與小吃,徒步區上每隔兩三公尺就立有一四面燈柱,每
座燈柱的每面上印有一首舊詩,多與長安、曲江有關,使此處瀰漫著濃厚的文藝氣息
。可惜若仔細觀看,便會發現這些燈柱上的詩詞多有重複,且格式毫不統一,有的有
標點有的沒標點,有的簡體有的繁體,更別提字型的不同了。顯然官方欲使用唐詩為
此處營造唐代氛圍,卻缺乏整體規劃,至為可惜。大雁塔北廣場上還有幾座唐代名人
的石雕與簡介,如韓愈、孫思邈等。
在大雁塔廣場略踅了踅,逛了幾間紀念品店(可惜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東西),我
們便搭車前往騾馬市。騾馬市古為牲畜交易街市,在今天則是西安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賣著各種小吃以及品牌服飾等,頗有台北西門町之感。這裡人潮洶湧、小販群集,
但除了逛街之外、吃小吃外,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值得一提的是小吃價格便宜,且
從西域特色小吃到台灣小吃、手搖杯飲料等可算是一應俱全。我與H分別買了些小吃
下肚,又隨便繞了繞,約在晚上八點多時離開此處,分別搭上各自的公交車打道回府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