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版眾的推文,試整理己見如下:
「喊」字國語念喊,京劇念「顯」
其原因的確是前顎化,簡單來說,就是ㄍㄎㄏ變成ㄐㄑㄒ的問題
但是會如此演變是有條件的
即是要有「i」介音,「i」介音也就是現在國語注音符號的ㄧ
那麼「喊」字在國音並沒有「i」介音,何以會顎化?
其中有板友講出了重點,「喊」乃是個開口二等字
語音變化的過程雖沒有固定,但卻有通則
「開口二等牙喉音」會增生「i」介音,使聲母顎化
國語ㄍㄎㄏ就是一組牙音
這才是「喊」會念「顯」的理由
國語其實還有很多保留沒顎化的字,「喊」就是一例
至於有人說崑曲用中原音韻,京劇用中華新韻
崑曲我還勉強同意,但京劇用中華新韻這部分
恐怕是比較無據的.....
京劇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大盛,那時候中華新韻連個屁都還沒有
怎麼可能會用?
再說,中華新韻是設計來寫詩的,跟戲曲八竿子打不著
現在大多數人根本就沒聽過這本韻書
我自己學崑曲,我的老師京崑都在行
基本上咬字的確是崑曲會更注重些,但京崑大致相去不遠
畢竟京劇有七八成都是承襲自崑曲
這點非常多人考論過了,無庸多言
我聽中國京劇院的演員,尖團還是非常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