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在中壢/桃園是不吃pizza的,頂多是聚會萬用型必勝客和達美樂,抓個一兩片,讓
它們發揮食物的最基本功能,果腹。
台北倒是有幾家不錯,早期的Alleycat(現在就算了),Solo,Milano,Zoca,Oggi......
而且有些高等義式餐廳做的pizza也頗有水準,雖然單吃還是會有精彩度不足的程度,但
作為餐點的一部份,倒是頗稱職。
桃園區標榜窯烤的手工pizza少說也有15-20家,但幾乎都是嚐過即可的程度。
我想,這跟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在台灣,不少人是以餡料的多寡去評斷好壞,也就是俗稱的CP值啦。
反正就是要每一口咬下去都是滿滿的餡料跟起司,最好還要是會拉絲會掉滿桌的爆滿度才
過癮才澎湃才物超所值。
但是,一個真正好的pizza,應該是在瑪格麗特就能夠讓人愛不釋手停不了口的狀態。
因為,那有點像是一碗滷肉飯的概念。
你當然可以點一碗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滷肉飯,最好上面再放一隻龍蝦兩隻鮑魚。
料多當然好吃當然爽,但是,底下的滷肉飯到底是什麼味道,你並不會太在意。
其實也在意不了啦,因為也根本吃不出來了。
越是簡單的東西,越難藏拙。
所以,每次看到那些乾癟無味又號稱嚼勁十足實則口酸牙澀的餅皮以及單調無趣毫無深度
的蕃茄醬,實在很想替它們誦經超渡。
但這幾年,倒是有家值得我開半小時的車,專程前往的小店。
草漯,西西里義式傳統披薩。
這是一家剛開店時,我可以每兩週去一次,每次還要揪八至十人去一同打怪的水準之作。
我懶得解釋,為什麼餅皮可以這麼香,嚼勁十足卻不會嚼到火大,又為什麼蕃茄醬的味道
可以如此深厚,而且為什麼只用電烤箱就可以完勝其他店家。
但是在你咬下那充滿餡料的蛋黃區之前,可以先咬一口外圈的餅皮,仔細的咀嚼。
你會發現,滷肉飯的"飯",其實比滷肉還重要。
這家店在這一兩年倒是有點退步,蕃茄醬的味道不再那麼深厚,肉醬義大利麵變得稍微稀
釋,而餅皮的麥香也少了那麼一點。
但目前仍然是桃園區的無二。
至於那些覺得"餅皮和蕃茄醬就是那樣而已啊"的店家(還不是顧客!),我只能說,good a
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Oh, and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