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試期間,感謝土木板前輩提供的各種讀書方法,
也決定若今年有幸能錄取,也來提供一下經驗供還在努力的人參考。
<<背景>>
113碩士(結構組),畢業兩年多,
剛畢業時先去土木包工業待現場待了大概兩個月,
後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改進入工程顧問公司做公共工程設計案,
目前工作年資剛滿兩年。
剛開始工作時沒意識到技師牌有多重要,
106年雖然也報了土木技師考試,但是完全沒有念,
考試那周又剛好工作量爆炸,
索性就放棄連到場考試都沒有,直接就噴了1800。
年初放榜時看到同屆的同學大量考上高考及土技,
各種上榜文洗版,一整個被刺激到,
另一方面公司裡面有沒有技師牌的地位及薪水實在差太多,
於是就直接去建國補習班報了全科班。
<<念書方法>>
一月開始報了全科班之後就先擬定念書科目順序,
工材>材力>結構>土力>基工>RC>鋼構>測量>營管>工地>施工學
(工材之所以放第一科是想要先用自認為最輕鬆的科目來找回讀書的感覺,
但現在重新檢視後,認為工材應該擺到最後面,
因為我考試前總複習時該背的東西已經全都忘光了。)
原先計畫是至少一個月聽完一門科目錄影帶,
聽下一科的時後做上一科的練習題目
讓自己能重複練習加強記憶,最後一個月再總複習全部。
例如:材力上完後,緊接著上結構,沒有聽課的時候就算材力題目。
結果原先擬好的計劃根本太理想,只有工材跟著進度在一個月內上完
材力跟結構課堂量太多,上完材力已經接近三月中,
上完結構學後大概已經五月中了。
在此之前我大概是一週平日去上三天的課,
一下班就去補習班,上大約1~2小時的課,再去吃晚餐。
假日大概兩天各上3小時的課,剩下時間是自己待在家裡複習的時間。
照這種上課頻率,根本不可能在今年考試前上完所有課,
於是從五月中改成只要當天不用加班,
一定5點就去吃飯,6點準時到補習班聽到9點。
假日則是早上、下午各聽三個小時,其他時候回家複習之前上完的科目。
最後在10月底時配合不同錄影帶1.5倍數、2倍數終於把所有正課上完。
11月初開始上題庫班。
聽錄影帶時,手上一定要有筆用來抄筆記,不然非常容易恍神,
計算的科目盡可能帶計算紙,老師講解完觀念時認真聽及做筆記後,
老師帶題目時強迫自己解題速度要比老師快,
不見得要算出正確答案,但是要在腦中想過一遍解題流程。
接下來大致講一下我的念書方法:
計算科目>上課專心聽跟著動手算,平常就要複習,
複習的時候全部上課有講的題目至少算過。
背科>上課專心聽抄筆記,考前再拿出來把重要的章節複習。
<工程材料> 洪老師
配合上課講義,因為是背科且老師講話速度很慢,
所以我聽工材是通常是用2.0倍速。
聽錄影帶的時候專心聽講,只要講義沒有的就抄上去,
有時候來不及抄再按暫停抄完再繼續。
最後複習時就是抱著整本講義翻,因為這科CP值不高,
所以我只專注在念老師上課說比較重要的章節,
其他就是順手翻過去看看。
<材料力學> 歐陽 老師
一開始正課上的是歐陽的材力,用的是老師自己寫的材料力學論衡,
這科我通常是用1.5-1.8倍速聽(視章節難易度調整)。
上課一樣跟著抄筆記、做題目,一開始因為覺得裡面的題目不夠多,
又去買了一本材料力學了沒來做題目
,想要用題海戰略來唸計算的科目,不過最後根本做不完,
還不如扎扎實實的把老師上課的書每一題多算幾次即可。
<結構學> 洪達 老師
雖然我是結構組的,但是大學時結構學就是我的超級弱科,
位法完全跟第一次學一樣,所以這門課我頂多就是用1.5倍數聽。
雖然課有上完,但是在最後總複習時,結構矩陣已經又忘光了,
所以考前直接放棄這個大章節,也幸好沒有考出來。
<土力、基工> 歐陽 老師
身為結構組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雖然修過這兩個科目,
但是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還好老師上課非常淺顯易懂,而且有問題又可以直接電話或FB詢問。
只要有把正課全部聽完(我大概用1.5倍數聽),
再配合題目練習,這兩科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
<RC> 歐陽 老師
<鋼構> 程中鼎 老師
因為自認為這兩科在大學、研究所時有把基礎打好,
所以都是用2.0倍數在聽,就當作複習。
RC基本上就是掌握好梁柱部分的題目(我花大部分的時間在做這邊的題目),
剩下的題目如果真的出了至少知道解題流程,考試時在臨場發揮。
鋼構我認為每個章節都很重要,因此除了快速地聽課複習,
還把整本講義從頭到尾算過一遍。
<測量> 林昇 老師
上課蠻有趣的,但是比較像是大學老師的教法,
我認為對短時間要拚這一科土木技師考試的幫助不大,
聽完全部正課之後還是抓不到考試出題方向,
而且老師的講義題目很常不附詳解或是答案有誤,
後來去買了一本九華二手的測量學題目,
如果時間不夠的話這一科建議至少把所有計算題型都算過,
要背的東西太多太雜了,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營管> 杜老師
我覺得老師上課教得很清楚明瞭,就算不是為了準備技師考試,
也對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考前也是能背多少就背多少,計算題也至少全部題型都要算過,
不過今年的題目完全是出乎意料,幾乎沒有一題是老師上課講過的東西。
<施工學> 洪老師
大概就是用2.0倍速度聽完全部的課程,
然後上課的時候盡量吸收邊想像施工流程,
複習的時候把所有工法分類簡短概要的做成筆記,
考試如果真的有考到在靠臨場發揮畫流程圖。
<工程地質> 歐陽 老師
我就把正課用2.0倍速度聽完,考前再把老師上課說比較重要的章節重新看一次。
因為是在職考生,能念書的時間有限,
只能盡量把比較重要的章節熟讀,考前請了兩個多禮拜的假上題庫班,
事後回想,我會更建議如果是同一年有把正課上完的人就不用上題庫班了。
題庫班跟正課很多內容是重複的,還不如把那段時候全部拿來算題目跟背東西。
我認為題庫班比較適合前幾年已經上完所有正課,
或是對自己的程度有點自信的人,可以拿來當作複習。
作者: powei0213 (paul) 2019-03-04 00:02:00
大推
作者:
qlman (Qlman)
2019-03-04 00:57:00這成績可以直取結構技師了~~想當年我也是靠結構分析跟設計混過去的~~哈!!
作者:
ts012108 (å°å¯æ£•ç†Š)
2019-03-04 07:43:00你老闆該不會是CCC吧!?
作者: blue820801 ( ) 2019-03-04 08:40:00
補一年就高分錄取 猛猛的!
作者: cafb2720 2019-03-04 11:42:00
恭喜
作者:
ts012108 (å°å¯æ£•ç†Š)
2019-03-05 16:05:00我現在碩二 只是好像知道你是誰 XD
作者:
suibian (smilesuibian)
2019-03-11 19:18:00有幸認識原po大神,衝結技惹!
作者:
ianlcc (ian)
2019-03-14 14:56:00沒技師沒地位、有技師就會有地位嗎?
作者:
mengyun (森內)
2019-03-17 23:19:00平均71了啊!!好強啊!